初夏感懷四首 其三
扶風歌起向人寒,四月洪濤觸望看。
夏服左彎從白馬,鐃歌清徹比烏彈。
千金元節藏何易,一紙參軍答亦難。
我欲榮陽探龍蟄,心雄翻足有闌珊。
扶風歌起向人寒,四月洪濤觸望看。
夏服左彎從白馬,鐃歌清徹比烏彈。
千金元節藏何易,一紙參軍答亦難。
我欲榮陽探龍蟄,心雄翻足有闌珊。
唱起《扶風歌》讓人感覺寒意襲來,四月的洪濤映入眼簾。身著夏服,左手挽弓騎在白馬上,鐃歌清脆如同烏彈之聲。千金般的氣節想要隱藏談何容易,一紙書信回復參軍之職也很難抉擇。我想要前往滎陽探尋蟄伏的蛟龍,雄心勃勃卻又突然感到意興闌珊。
《扶風歌》:古樂府名,多寫征戰辛苦或離別之情。
夏服:夏天的服裝,這里可能暗示著武裝。
左彎:左手挽弓。
鐃歌:軍樂。
烏彈:一種聲音清脆的彈丸,這里形容鐃歌聲音清徹。
元節:即“氣節”。
參軍:古代官職名。
龍蟄:比喻有才能的人隱居。
闌珊:衰落、消沉。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社會動蕩、有軍事活動的時期,詩人或許面臨著個人志向與現實選擇的矛盾,有建功立業的雄心,但又在實際抉擇中感到迷茫和失落。
這首詩主旨圍繞詩人復雜的心境,既有豪情壯志又有現實的無奈。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復雜,將豪邁與悲涼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世界和創作風格。
鄰老今亡矣,誰猶辨短長。隙駒沈迅影,石火掩孤光。錯寞悲新事,凄迷想舊狂。朔風原上草,歸夢見松霜。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感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天胡為此氣凜冽,北風蕭蕭吹未休。憶昔韶光遍草木,游春童冠服春服。浮李沉瓜消夏長,池有綠荷徑有竹。八月秋高天氣涼,不暑不寒佳風光。天時人事忽相催,陰陽消長冬又來。袁安門前堆尺雪,鄭榻無氈肌欲冽。縱有膏梁綢绔子,貂裘不暖衾如鐵。此時更憐從軍眾,平沙茫茫走海凍。健兒熱血奈寒何,將軍角弓不得控。人間處處都祁寒,那得力回陽春腳,能使萬家歡。
長公文譽動名流,一臥滄江白發秋。姓字盡教魑魅識,雪鴻那向海山求。空傳玉宇寒相映,正憶金蓮夜欲浮。會見漢庭歸召近,奇才千古更誰儔。蔦蘿門巷迥相同,竹長孫枝桂長叢。客至未沽秋露白,果成先薦荔支紅。詩來神鬼偏驚訝,語入鷗鳧亦解通。世烈威名傾海內,老漁何幸慶遭逢。
晚涂初入長生運,新歲仍當大有年。剩與鄉鄰同覓醉,市樓酒賤不論錢。
十載脾神厄,何曾食有魚。擊鮮徒溷汝,遺鲊適憂吾。
茅堂索索秋風發,行繞空庭紫苔滑。蛙號池上晚來雨,鵲轉南枝夜深月。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絕。湖水無端浸白云,故人書斷孤鴻沒。
半是疏狂半是癡,性情差喜我能知。胸無城府惟容酒,舌有鋒芒且說詩。老子婆娑隨地可,小兒顛倒任天為。八千里路君猶幸,五嶺三湘飽看之。卅年風雪臥長安,生鐵能禁徹骨寒。但有稻粱能飼雁,不妨枳棘竟棲鸞。大才應入蟛蜞夢,小試何辭螞蟻官。也許仁風慰黎庶,未應遺愛盡儒冠。
花開笑春風,卻被風吹落。自無堅貞性,但怨風輕薄。賴有護花幡,眾芳得所托。恐此亦偶然,莫使矜灼灼。
斷隴橫岡蒼霧屯,停驂為問古桃源。共言夜半傳飛檄,正是當時花竹村。腐草樛枝架短橧,傍床翁姥鬢鬙鬙。笯雞甕粟輸租罄,縱到漁郎莫款承。秦代衣冠何處誇,蹊桃猶發晉時花。若論今日衣完肘,唯有桃川道士家。饑媼扶藜訴乞憐,石壕悍吏索丁錢。撞開籬落聲如豹,道是官家入覲年。
泌水衡門境自幽,即非高隱亦風流。須眉應合推前輩,何尚咿唔未肯休。
分班曉入翔鴛閣,直舍旁連浴鳳池。
廊廟推良弼,屏藩紀吏師。三孤崇恤典,公座有佳兒。風節蕭長倩,詩篇杜拾遺。倏騎箕尾去,名共列星垂。
有客何來自上方,曾留雙舄此徜徉。仙蹤去住元無定,時見飛鳧入帝鄉。
北斗橫天天漢斜,支機殘石落天涯。萬靈雨泣三元改,六道輪回一念差。洪水馀波湮息壤,故宮遺玉刻苕華。瑤池欲吊西王母,簪遍人間白柰花。
白鶴峰前郡,高居百尺層。門庭清似水,寮吏凜如冰。買犢風能易,懸魚早見稱。坡仙遺址在,公暇亦堪憑。廿載仍為守,褰帷噩水濱。鵬圖還自矯,龍性詎能馴。俸祿不妻子,謳吟乃士民。但追循吏跡,遮莫嘆前薪。萬井同謳頌,中和布樂聲。嶺云需大澤,江月促嚴程。執玉行何遽,還珠政已成。榕溪清見底,可以濯君纓。此去朝正月,才來匝一期。未須攀去轍,相與計還期。楓陛沾新渥,棠陰護舊枝。賜車高丈許,旋慰郡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