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 其一
春時成獨坐,清瑟誤芳年。
碧渚煙鬟冷,青溪玉夢還。
靈風長似昔,樂水不如前。
因何紅草色,卻有燕鶯憐。
春時成獨坐,清瑟誤芳年。
碧渚煙鬟冷,青溪玉夢還。
靈風長似昔,樂水不如前。
因何紅草色,卻有燕鶯憐。
春天里獨自坐著,那清幽的瑟聲耽誤了美好的年華。碧綠小洲上煙霧繚繞如美人發髻透著冷意,清溪邊如玉般的美夢已然歸來。神靈之風還像往昔一樣,我對水的喜愛卻不如從前。為何那紅草的顏色,卻能得到燕鶯的憐愛。
清瑟:指清幽的瑟聲。瑟,一種弦樂器。
芳年:美好的年華。
碧渚:碧綠的小洲。
煙鬟:形容煙霧繚繞像女子的發髻。
靈風:神靈之風。
樂水:出自《論語》“知者樂水”,指喜愛水。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可能創作于一個春日,詩人獨自閑坐,看到春天景色,聯想到自己的經歷和時光流逝,有感而發寫下此詩。當時詩人或許心境孤獨,對生活有所感慨。
這首詩主旨圍繞春日獨坐的感慨,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優美的語言營造出獨特意境。雖未在文學史上有廣泛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創作技巧。
架上酴醾萬玉浮,當年攀折為遲留。而今老病空相對,花不羞人人自羞。
鸞吪鳳靡送年華,頗識吾生信有涯。惆悵無因成小隱,賣書猶欲問東家。
吾道本來平,人多不肯行。得心無后味,失腳有深坑。若未通天地,焉能了死生。向其間一事,須是自誠明。人生憂不足,足外更何求。吾生雖未足,亦也卻無憂。天和將酒養,真樂用詩勾。不信年光會,催人早白頭。夜入安樂窩,晨興飲太和。窮神知道泰,養素得天多。日月任推蕩,山川徒琢磨。欲求為此者,到了是誰何。何事感人深,求之無處尋。兩儀長在手,萬化不關心。石里時藏玉,砂中屢得金。分明難理會,須索入沉吟。
吏散西曹月自明,褰衣顧影倍凄清。嬌癡不獨憐兒女,老大還多憶弟兄。紫禁花明催曉覲,青郊草滿廢秋耕。故鄉正隔三千里,白發新添數十莖。
并蒂雙芙蓉,出水清且妍。黑風撼海岳,白月凋嬋娟。合浦珠沉淚,藍田玉葬煙。至今清水哭,聲似百年前。
白露可供朝盥,紅霞取染春衣。心與江鷗共泛,夢隨園蝶同飛。
踏破草鞋赤腳走,拄杖頭上挑日月。智門真得祖家風,放出云門廣長舌。大智如愚,大功若拙,用盡工夫參不徹。莫于平地上增堆,休向虛空里釘橛。
南國繁華幾代經,孤城猶作虎龍形。東山載妓閒春墅,北嶺移文鎖夜庭。朱雀無家歸燕子,蒼生有恨怨寧馨。相逢漫作新亭飲,日暮歸舟幾戴星。
碧甃寒相對,瀠渟西復東。不緣居一地,那得兩心空。
湞陽頭,中宿尾,中央一峽香壚是。頭中宿,尾湞陽,香壚一峽是中央。
吾告時世人,修道宜殷勤。恩亦不虛生,神明必報人。昔有劉仲伯,精誠于道門。勤惡使從善,歲會集群賢。香火日夜勤,亦能感倉天。命盡應當死,眾神與表天。三魂飛楊澌,七魄入死星。右神削死藉,左神著生名。伺命來極濟,左相踏地瞋。普告二十獄,拔出仲伯身。三魂還復流,七魄還入身。血脈還運轉,百節方更堅。面目更端嚴,肉骨更鮮明。死臣三七日,寢尸還更生。
鷗鷺水中洲。夕陽天際流。倚西風、底處危樓。若使中秋無好月,虛過了、一年秋。舉眼望云頭。蟾光一線不。想孀娥、自古多愁。安得仙師呼鶴駕,將我去、廣寒游。
不堪塵事感滄桑,華表歸來睨舊鄉。我愧陸機陳世德,先人墓草九秋霜。
龕巖宜號秘密藏,翠微應呼清凈身。欲憑妙句發佳境,安得揮毫我輩人。
煌煌百寶函,珠璧爛星月。驚倒西域胡,祥光與天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