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楊柳 其七
灞岸千絲定有無,
隋河舊綠已全蕪。
抽毫細染眠煙勢,
兵氣應難到畫圖。
灞岸千絲定有無,
隋河舊綠已全蕪。
抽毫細染眠煙勢,
兵氣應難到畫圖。
灞河岸上那千條柳絲是否真的存在呢,隋河兩岸往日的翠綠已完全荒蕪。我提筆細細描繪柳樹在煙霧中眠臥的姿態,戰爭的氣息應該難以進入這畫卷之中。
灞岸:灞水岸邊,古人多在此折柳送別,柳也成為離別象征。
隋河:隋煬帝時開鑿大運河,河兩岸多植柳樹。
蕪:荒蕪。
抽毫:提筆。
眠煙勢:柳樹在煙霧中呈現出的姿態。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處于一個戰亂時期。當時社會動蕩,昔日繁華不再,詩人看到隋河兩岸柳樹荒蕪之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衰和戰爭破壞。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柳樹荒蕪展現時代變遷。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和平的渴望。
久病朝籍未通名,雨窗且得臥天明。御街石路光凌亂,坐想諸公把滑行。
敢云胸內夙藏兵,一局因思百局贏。老馬授御猶可策,敝車推轂尚堪征。一河晝定千秋界,二士能支萬里城。夜靜月明烽不試,將軍坐令泰階平。
疲榮厭府寺,思閒愛林丘。今晨偶從告,薄言為茲游。輿馬出城郭,冠蓋集朋儔。尋云共陟峴,吟風同倚樓。池浸劍光冷,石拱講堂幽。丘虎馀昔勢,憨泉溢前流。舊聽已咸踐,新賞復旁搜。樹杪吳岫出,天末楚云浮。睇迥距遙甸,臨卑撫平疇。萬象固如昨,六龍寧暫留。且茲酌芳醴,相從滌繁憂。豈不念行役,天道良悠悠。
彩鹢去仍還,青林許共攀。愁翻因止酒,病不礙登山。古寺蒼藤路,飛泉白石灣。何妨住十日,與爾聽潺湲。
圣主飛龍日,求賢似拾珍。典謨皆故老,登用必元臣。日月當黃道,風云擁紫宸。華封歸帝力,壽域囿吾民。旭旭時將旦,熙熙物自春。唐虞風未遠,鄒魯俗還淳。往者三靈墜,扶持賴有人。斬鯨清海沸,鍊石補天迍。工鯀趨刑辟,皋夔起隱淪。明公辭政久,首詔趣裝頻。渴慰蒼生望,饑憐赤子貧。朝陽先睹鳳,春籟正書麟。總代天成化,俱為政入神。五朝居輔弼,三世掌經綸。皇眷恩波闊,玄功德澤均。房謀兼杜斷,蕭律繼曹遵。歷法羲經秘,書文頡篆新。山河由秉筆,社稷在垂紳。眾水宗南渤,諸星拱北辰。濟為舟楫重,任托股肱親。玉燭調元氣,金樞運大鈞。都俞聞密贊,諫論喜重陳。聲教流沙外,謳歌碣石濱。烏臺分繡斧,鳳詔繼華茵。練達時無匹,公忠世絕倫。棟梁支大廈,柱石表重闉。天下皆桃李,人間靜棘榛。中臺方正席,東閣又延賓。有客懷吾道,無媒致此身。窮經甘寂寞,抱拙忍酸辛。虎榜叨前列,鴛墀接后塵。郎潛嗟咄咄,吏隱嘆逡逡。十口長為旅,三年屢卜鄰。稻粱猶不足,抱負豈能伸。養母留甘旨,居官守誨諄。正言期董賈,枉道恥儀秦。草芥難終棄,芻蕘尚可詢。修涂多駿足,冱轍有潛鱗。未遂風云信,猶沾雨露仁。天瓢能一滴,咫尺是通津。
君到吳門好住船,故人尊酒謾留連。宦途遲速只如此,世態翻騰聽自然。玄墓山藏兜率地,洞庭湖接郁藍天。清游自是多酬唱,好向天池石上鐫。
男兒盡有移忠事,何處芳名不此侔。今日扁舟賦歸去,心如秋月印江流。
山中寒早野陰薄,慘慘黃昏欲雨時。市遠無人與沽酒,地爐松火自燒梨。
香蜜栽葩分外工,疏枝數點綴雛蜂。嬌黃染就宮妝樣,香暖猶宜愛日烘。
憶昔東坡為寫真,至今詩句在游人。朝云猶是當時夢,桃葉渾非舊日身。鶯燕情懷千語少,魚龍波浪幾回新?傷心誰問林逋宅,零落殘梅共晚春。
一片江山大卷長,欲收詩里太荒唐。平生無分閑游歷,四十三番過大江。
行臺臨渭水,隱幾對終南。面勢殊軒豁,晴光更蔚藍。憑高窮隴蜀,設險帶崤函。異產饒金石,明堂具槚楠。韓詩嘗競態,邊徑獨貽慚。累代皇圖改,明時圣澤覃。霜華群物肅,秋氣萬峰含。獨往情何劇,端居意每貪。煙塵凝遠眺,巖谷阻幽探。擬逐仙人住,還從石丈參。山靈遙謝客,蕙徑請回驂。
江風正緊,江云欲墜,江浪碧生花。名山咫尺,游航不渡,一水即天涯。多謝山鄰留客坐,未負此停車。濃赭堆頤秋葉媚,松謖謖,石斜斜。
青裾白面掃晴婦,馮仗精靈格上穹。黑云西行雨腳退,針線女兒爭奏功。
羅浮秋至重嶙峋,漳水寒流月色新。南北歸來俱自好,不知裘馬倦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