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怨 題北樓春餞圖
東風笛,惜別殘紅舊衫濕。
登高懷故國,畫簾飛絮煙江夕。
空尊泣,不見笛中人,斷云和夢覓。
東風笛,惜別殘紅舊衫濕。
登高懷故國,畫簾飛絮煙江夕。
空尊泣,不見笛中人,斷云和夢覓。
東風中傳來笛聲,惜別之情涌起,殘花飄落,舊衣衫被淚水浸濕。登上高樓懷念故國,畫簾外飛絮飄舞,江上籠罩著暮色。空酒杯仿佛在哭泣,再也見不到吹笛的人,只能伴著斷云和夢境去尋覓。
殘紅:凋零的花。
尊:同“樽”,酒杯。
斷云:片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詞中“登高懷故國”可推測,可能創作于朝代更迭或國家動蕩時期,詞人在送別友人時,觸景生情,借詞抒發對故國的思念和離別的哀傷。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惜別之情與故國之思。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凄涼。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藝術技巧。
煮茶閉戶看殘編,風味凄涼似玉川。春到名花偏久雨,人逢佳節恨衰年。棠梨野館輕寒燕,楊柳人家薄暮煙。新水夜來生郭外,麥畦桑隴不論錢。
自憐萍梗老羈孤,暫寓僧寮不用租。九日有錢還可醉,不然萸菊酒俱無。
真宗頓悟,理幽微、了了無言可說。曠劫至今全體具,湛寂元無生滅。拂塵拈花,穿衣吃飯,覿面分明泄。頭頭皆是,何須特地差別。為言向上家風,纖鋒快利,透石剛如鐵。三界圓通無所住,隨處應機明徹。芥納須彌,珠含罔象,朗耀懸秋月。寸絲不掛,即同諸佛齊列。
金章雖貴豈公榮,一點孤忠百世名。字字清吟如太白,篇篇奏疏似更生。士緣氣類歸宗主,身為朝廷作重輕。當世共傳書幾種,最初曾見易先成。
余自吳門歸,君望吳門去。來往本無期,延津忽相遇。一望故山云,一問他鄉路。語罷各分離,愁心滿煙渚。
春韭夏菘誰復種,綠葵紅蓼尚堪羹。山存虎踞龍盤勢,谷隱猿驚鶴怨名。
古閬山高剩蕨薇,與君同隱惜君歸。桑榆逐煖空匏繫,百里層霄看鶴飛。
楝子風收,桃花雨過,江暄微蘸疏陽。芳草無情,幾番遮斷回腸。建溪前度劉郎。記庚辰、二仲門墻。龍騎山下,操弦有人,宵半松涼。三年殘夢,萬劫空桑。海飛石走,地老天荒。青衫短袖,傷心細掐霓裳。崔九高堂。怕重來、更話岐王。最難忘。何戡未老,一曲當窗。
淮南善畫竹,其世宗虎頭。前身蕭恊律,后身文湖州。濃墨逼景獻,健毫從澹游。清如李息齊,勁若柯丹丘。子昂固莫及,仲敏或可侔。素得金錯法,向背分剛柔。興來秪一掃,揮處踰雙鉤。兩葉已籠夏,風枝仍報秋。遂令愛竹者,不必穿林幽。嘗聞維摩像,神光燭遐陬。何如君子容,蒼顏照清流。胸中有渭川,湛水同悠悠。載歌瞻菉詠,吾其企前脩。
紛紛敗葉已辭林,四顧凄涼夜色深。月伴征人驚夢枕,風搖戌婦搗衣砧。失群孤雁千山影,無數寒蟲四壁音。滿目乾坤都是恨,頭毛白盡更愁吟。
省署行云接禁廬,戒嚴齋沐共端居。簫韶恍惚聞仙樂,夢寐依稀奉屬車。臺斗上公蒼玉佩,閬風仙子碧霞裾。六年嘉靖明禋禮,合有淮陰太史書。
名園佳節到柴扃,詞客開筵集草亭。碧海月從今夕好,清秋人似舊年經。病逢金谷還杯盞,夜轉銀河落戶庭。何事羽衣蟾闕上,桂團風露正泠泠。
快游渾未覺寒深,叵料家山鶴影沈。枯木蕭蕭秋易折,前情歷歷夢難禁。鏤肝盡是傷時句,撒手真安出世心。憐我遲來三徑冷,徒聞流水響空林。
舊日埋輪使,中朝仰姓名。忽聞遷客詔,獨問晉州程。暮雨留看劍,長河對濯纓。浮榮是何物,且慰病身輕。
夜坐松桂叢,孤琴理殘月。流泉澄幽陰,微風助清越。愁因寄指深,興以馀音發。悠然山水心,懷人向天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