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磯
絕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間。
六朝流水急,終古白鷗閑。
樹暗江城雨,天青吳楚山。
磯頭誰把釣?向夕未知還。
絕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間。
六朝流水急,終古白鷗閑。
樹暗江城雨,天青吳楚山。
磯頭誰把釣?向夕未知還。
陡峭的絕壁在寒云之外,孤獨的亭子處于落日余暉中。六朝的歷史如江水般匆匆流去,唯有白鷗自古至今悠閑自在。樹林在江城的雨中顯得昏暗,吳楚一帶的山巒在青天映襯下格外清晰。磯頭是誰在那里垂釣?到傍晚了還未歸來。
燕子磯:在江蘇南京市東北觀音山上,突出江中,形如飛燕,為金陵名勝之一。
絕壁:陡峭的山崖。
落照:落日的余暉。
六朝:指三國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先后建都于建康(今江蘇南京)。
終古:自古以來。
向夕:傍晚。
這首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燕子磯是南京名勝,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詩篇。詩人游覽此地,面對眼前的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的社會或許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的階段,但詩人更關注的是歷史與自然的永恒。
這首詩主旨是借燕子磯之景抒發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意境雄渾。在文學史上,它是描繪燕子磯的優秀詩作,展現了詩人的藝術才華和思想深度。
相逢有酒且相憐,莫計旗亭剩幾椽。驟雨遠殘天一角,驚波仍惜鳥三遷。斜陽終與西崖近,勝友能令苦語圓。為問祖生能醉否,劉琨應未讓先鞭。
山城駐節足清幽,不是王程敢滯留。回首長安同日遠,未聞星使報軒輶。
夢里冠裳付劫灰,衲衣趺坐冷云堆。懸崖有鳥銜花下,隔水何人問字來。斷碣遠搜箕子墓,破鞋羞蹋李陵臺。相尋不為鄉情重,白拂交橫笑口開。
見得分明乃謂如,分明如此尚為疏。莫于見處留形跡,方信心齋萬象虛。
孤標郁深翠,勁節挺寒綠。復此雪后花,娟娟瑩如玉。風霜慘陽林,冰霰冱陰谷。枯悴紛相藉,于茲見高躅。貞心諒己同,盟好在幽獨。轉念繁華姿,中道何反覆。
偶從蘭若寄閑身,得見清圓第八輪。詩筆難為當世頌,酒杯思與古人親。無邊影響形于水,一束光輝出自秦。莫笑同觀頭盡白,呼盤猶未失天真。
一壺光景浩無邊,妙絕中和大有天。自古洞門無俗客,至今留與濟川仙。
春思依依。習習和風春晝遲。看他游春,杜甫喜見,春來又怕春歸。耽春不覺鬢如絲。向海棠、還問春消息,燕語鶯啼。碧闌干外,春光有幾。
著書入木每三分,論事一言解百紛。鞋匠傳奇真小說,吃星高照有深文。死人斷氣誰常見,苦女得蹤臣屢聞。十七史從何處買,幾回搔首向南云。
苦熟何方一灸針,累伊稱體解虛心。藤床與汝甘同夢,久被山妻妒到今。
玉京仙境發山謠,未把芙蓉意已消。此處尚堪詩興在,當年行樂亦云聊。
水蝶巖蜂總不知。艷紅凝露萬千枝。石家錦帳遮金谷,王母霞幢照羽旗。香雨歇,彩云移。煖風晴日醉胭脂。山深春晚無人賞,又是啼鵑叫落時。
巨蠹圮天綱,勢成土崩疾。思陵號恭儉,坐因流賊出。罪歸亡國臣,茹恨殉社稷。至今萬壽山,指點過者泣。杳杳歌太陽,峨峨瞰凝碧。尚書再集社,靈感到胸臆。分淚溢吟毫,三月十九日。興亡一垤影,影中驗得失。毋勞費天問,終卜立人極。
秋未霜,菊正芳。千朵萬朵香吐蕊,三枝兩枝金樣黃。不作世諦流布,亦非佛法商量。九月九日是重陽。
佛日西傾祖印隳,珠沈丹沼月沈輝。影敷丈室爐煙慘,風起禪堂松韻微。只履乍來留化跡,五天何處又逢歸。解空弟子絕悲喜,猶自潸然對雪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