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孫思和訪余于洞庭詩以送之
曾訪南徐孟子灣,七峰高處恣躋攀。
何當再約孫明復,遍覽長江兩岸山。
玉柱金庭未易尋,飽看七十二瑤岑。
太湖多少閒風月,歸對金焦盡日吟。
曾訪南徐孟子灣,七峰高處恣躋攀。
何當再約孫明復,遍覽長江兩岸山。
玉柱金庭未易尋,飽看七十二瑤岑。
太湖多少閒風月,歸對金焦盡日吟。
我曾到南徐的孟子灣游覽,在七峰的高處盡情地攀登。何時能再次與孫思和相約,一起遍覽長江兩岸的山巒。玉柱峰和金庭洞不易尋覓,那就飽覽七十二座如美玉般的山峰。太湖有多少閑適的清風明月,你回去對著金山和焦山整日吟詩。
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今江蘇鎮(zhèn)江。
恣躋攀:盡情地攀登。
何當:何時應當,表愿望。
孫明復:這里指孫思和。
玉柱金庭:可能是太湖周邊的名勝之地。
瑤岑:美麗的山峰。
金焦:金山和焦山,在江蘇鎮(zhèn)江。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曾在南徐等地游覽,友人孫思和前來洞庭拜訪,詩人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表達對與友人同游山水的向往,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閑適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與友人同游山水的期待和對江南美景的贊美。其特點是語言自然,意境開闊。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xiàn)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對自然的熱愛。
居庸一口容人。
開門誰揖黃巾。
虎豹何曾苦辛。
黑松林里,無勞間道通秦。
錦官城外,覽群芳、紫陌紅塵游遍。百卉爭妍延勝賞,鈴索彩幡風飐。芍藥嬌姿,海棠媚影,到眼春撩亂。香云粉霧,花光相映人面。
驚艷。引蝶成癡,惹蜂作鬧,喧鳥聲都顫。故態(tài)猶存狂未減,我也魂銷無算。老尚情多,愁將酒掃,買醉歸來倦。燈殘夢醒,客衾依舊寒戀。
自悼詞成不待封,
閑情戀思萬千重。
青春肯為紅顏駐,
轉(zhuǎn)眼風光又夾鐘。
名都有高樓,上入青云端。
脩城延曲隅,阿閣交重欄。
佳人理清曲,當戶橫朱弦。
揚音綵霞里,令顏誰不觀。
賓客會四座,絲竹哀且繁。
日中車馬至,薄暮皆言還。
聽曲各言好,知音良獨難。
誰為同心人,并起乘雙鸞。
茆屋幽深草樹中
早來心跡暮還同
錐毛有鐵詞峰隱
燈壁無鄰眼照空
桂殿秋香天外月
龍門春漲海邊風
惟應詩畫消長日
慚負賡歌作繪功
翰林碑立崔嵬上,待制詩題杳靄間。人天八萬四千塔,便合推為第一山。
疏鐘迎客到溪亭,碧瓦朱欄相照明。想得松陰排萬衲,籃輿放處恰詩成。
攀石捫蘿到更幽,玲瓏咫尺懶窮搜。旁人不會當時意,為欠門生作伴游。
山塘坂上路如弓
步入巉巖曲折中
野鳥亂啼寒日暮
滿山紅葉動秋風
夢醒長松下,到來清我心。
春光當面過,鳥語此林深。
遂隔人間世,時聽空外音。
羲皇去不遠,上下與相尋。
對未延宣室,文嘗薦子虛。
書方就綿蕝,奠已致生芻。
故國悲云棧,英游負石渠。
名儒升用晚,厚愧不先予。
歌聲扇后出,
妝影鏡中輕。
未能令掩笑,
何處欲障聲。
知音自不惑,
得念是分明。
莫見雙嚬斂,
疑人含笑情。
推倒多年老鼠窠,掃空平地笑呵呵。從空架起生頭角,蓋覆驢牛不厭多。
今朝成就大緣,千古發(fā)揮大事。斫額任他門外客,到家還我個中人。
天上張公子,
家聲四海知。
晚方持使節(jié),
聊復擁州麾。
嶺嶠多遺愛,
蕃人亦去思。
遠民應罷市,
淚墮峴山碑。
一庭風雨送新寒,公子留賓欲盡歡。
深酌黃金行酒斝,俄傳白玉送春盤。
城頭夕漏頻催柝,燭下歌鐘巧弄丸。
命駕要歸歸未得,梟盧相博興還寬。
聚散幾匆匆,真如醉夢中。
分雖甥舅異,情實弟兄同。
坐夜鐙前雨,噓春扇底風。
傷心今已矣,庭草泣秋蟲。
丹心黃發(fā)契宸衷,
褒德猶當式百工。
莫作尋常科第看,
中興曾及見咸同。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