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陳勝傳
閭左稱雄日,漁陽適戍人。
王侯寧有種,竿木足亡秦。
大義呼豪杰,先聲仗鬼神。
驅除功第一,漢將可誰倫。
閭左稱雄日,漁陽適戍人。
王侯寧有種,竿木足亡秦。
大義呼豪杰,先聲仗鬼神。
驅除功第一,漢將可誰倫。
當年出身貧苦的陳勝在大澤鄉稱雄起義,他本是被派往漁陽戍邊的人。難道王侯將相是天生的貴種嗎,陳勝他們僅憑竹竿木棒就足以推翻暴秦。陳勝以大義呼喚天下豪杰響應,起義之初借助裝神弄鬼來制造先聲。陳勝在推翻秦朝的過程中功勞當屬第一,漢朝的將領們誰能和他相比呢。
閭左:秦代指居于里門左側的貧苦百姓。
適戍:被征發去守邊。適,通“謫”。
王侯寧有種:出自《史記·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意思是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貴種嗎。
竿木:指陳勝起義時以竹竿為旗幟,木棒為武器。
先聲仗鬼神:陳勝起義前,用魚腹藏書、篝火狐鳴等方法制造輿論。
此詩創作背景應是詩人在閱讀《史記·陳涉世家》等相關記載后有感而發。陳勝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其反抗精神和歷史功績影響深遠。詩人可能身處一定的社會環境中,對陳勝的壯舉產生共鳴,從而創作此詩來表達對陳勝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高度贊揚陳勝起義的偉大功績。其突出特點是簡潔明快地展現了陳勝起義的過程和意義。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后人對陳勝這一歷史人物的關注和肯定,豐富了對農民起義題材的詩歌創作。
碧紗洞里桃花陌,只許劉郎擅好春。一片蘭臺風外月,不知元屬避秦人。
白發傷春又一年,閒將心事卜金錢。梨花瘦盡東風軟,商略平生到杜鵑。
淮源千古貫中州,南北分來九十秋。欲放此鱗歸縱壑,要留佳瑞入王舟。
已恨識公晚。更那堪,余生劫后,沉冤未辨。負罪十年誰憐惜,看盡人間冷眼。惟仰首向天長嘆。謠諑紛紜皆欲殺,偏憐才顯出英雄膽。群小怒,渾不管。迎風擊浪尋常慣。費思量,怎生了卻,這椿公案。贏得平生豪氣在,秉筆是非公判。把頭上烏紗輕摜。料理文章身后事,兩袖風拂盡俗塵染。詩和酒,常為伴。
浮云常是蔽青天,黎庶何由擔弛肩。鄉社音塵空入夢,干戈休息果何年。石邊清坐真閑者,世上狂圖不坦然。安得中山千日酒,與君長醉日高眠。獨憐湖海倦游人,忍泣牛衣淚灑襟。經史沈酣千載志,功名辜負半生心。空驚系肘黃金印,徒羨峨冠碧玉簪。何似麻衣破紗帽,石床云屋理瑤琴。
累歲牢騷志未平,欣逢佳詠發幽貞。字霏雪調爭梅放,句灑冰壺映玉清。推出百花良有意,分來三徑更多情。知君不淺揚州興,東閣詩才久著名。
夾浦芙蓉相映紅,拒霜黃菊又叢叢。總為窮秋費妝點,春來色相已成空。
幾夜東風入燒痕,塞垣南望接吳門。一川靄靄明殘照,千里萋萋黯別魂。夢破池塘青乍曉,舞闌臺榭綠猶溫。漢宮多少芳菲地,何處偏涵雨露恩。
世何生我,為春秋揮淚,等閑存沒。九百年來都不出,一葦橫江人物。披發長歌,仰身大笑,喝退千秋月。坡翁如在,也應豪興重發。解釋修短悲歡,滿襟風露,便與當時接。欲掘青天埋白日,消滅始終生卒。今古蒼茫,星河燦爛,容此清狂骨。者番高會,豈應來者評說。
莫逐婦,逐婦令婦悲。試問婦何悲,妾亦有所悲。不緣寶悵閒鴛枕,不愁艷質妒蛾眉。妾有一寸丹,日織五丈素。織作不辭勞,何事君不顧。君不顧兮妾無緣,妾無緣兮妾何言。當初擬與同生死,寧知棄擲今如此。妾豈愿學隨風花,妾豈愿作覆盆水。隨風花,逐水流,覆盆水,不再收。妾意與君相綢繆,何無何有為君求,君不悟兮妾心憂。出君門,沾妾臆,欲行不行長嘆息。莫言去婦無顏色,倘君尚欲當窗織,應知去后能相憶。
臨河高堞古滄州,一將分符得上游。充國由來好孫子,營平終襲漢家侯。
水國芳菲正此時,玉容莫負錦囊詩。秋聲只在蟬聲里,早褪紅衣怨阿誰。
客路惜年年,中秋月自圓。正憐兒女側,不共弟兄前。老去一丘壑,人生二頃田。茲游諒何事,清影未能眠。
守國設險阨,由來固金湯。天下已一家,四海無封疆。邊夷失摩撫,虛邑奔豺狼。橫州兩江上,妖氛日相望。烈烈四野焚,哀哀萬民瘡。倪君列半刺,為政古循良。及茲幸輯睦,庶以安蒼黃。兵威尚形勢,邦本資堤防。版筑不辭勞,恩波浩難量。神功實天相,良甓發地藏。遂令千年間,集此百雉強。坐見云鳥陴,居然山水鄉。嵯峨超樓櫓,迢遞蟠池隍。落日笳鼓壯,寒風旌旆揚。廛區表井里,公館臨康莊。藹藹聞士譽,熙熙浹時康。從茲慎備禦,奚用多斗傷。長松在澗底,至寶委道傍。鸞棲自枳棘,鹓路空翱翔。誰持太史書,為貢白玉堂。
萬方表馬賀生辰,班首師臣與相臣。喝贊禮行天樂動,九重宮闕一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