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三首
煬帝雷塘土,迷藏有舊樓。誰家唱水調,明月滿揚州。
駿馬宜閑出,千金好舊游。喧闐醉年少,半脫紫茸裘。
秋風放螢苑,春草斗雞臺。金絡擎雕去,鸞環拾翠來。
蜀船紅錦重,越橐水沈堆。處處皆華表,淮王奈卻回。
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天碧臺閣麗,風涼歌管清。
纖腰間長袖,玉佩雜繁纓。拖軸誠為壯,豪華不可名。
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煬帝雷塘土,迷藏有舊樓。誰家唱水調,明月滿揚州。
駿馬宜閑出,千金好舊游。喧闐醉年少,半脫紫茸裘。
秋風放螢苑,春草斗雞臺。金絡擎雕去,鸞環拾翠來。
蜀船紅錦重,越橐水沈堆。處處皆華表,淮王奈卻回。
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天碧臺閣麗,風涼歌管清。
纖腰間長袖,玉佩雜繁纓。拖軸誠為壯,豪華不可名。
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隋煬帝已葬于雷塘,迷藏樓還依然留存。不知誰家唱起《水調》曲,明月灑遍了整個揚州城。駿馬適合悠閑地出行,花費千金值得舊地重游。喧鬧中醉酒的少年,半脫著紫茸皮裘。秋風中是放螢的園林,春草里有斗雞的高臺。有人帶著金絡雕外出,有人戴著鸞環去拾翠。蜀地的船載著厚重紅錦,越地的袋子堆滿水沉香料。處處都有華表,淮南王也無奈返回。街道旁垂著千步長柳,云霞映照兩座城。天空碧藍臺閣秀麗,風涼時歌管清越。纖細的腰肢配著長袖,玉佩和繁纓相互夾雜。大船確實壯觀,豪華得難以形容。這自是荒淫的罪孽,可又何妨當作帝京。
煬帝:指隋煬帝楊廣。雷塘:在揚州城北,隋煬帝葬于此。
迷藏:即迷藏樓,隋煬帝所建。
水調:曲調名。
喧闐:喧鬧。
放螢苑:隋煬帝在揚州所建的園林,曾放螢取樂。
斗雞臺:供斗雞的高臺。
金絡:金飾的馬籠頭。擎雕:架著雕。
鸞環:婦女的首飾。拾翠:指婦女春日出游采摘花草。
越橐:越地的袋子。水沈:即沉香。
華表:古代宮殿、陵墓等前豎立的石柱。
淮王:指西漢淮南王劉安。
拖軸:指大船。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游覽揚州,看到揚州雖有昔日繁華遺跡,但也見證了隋煬帝的荒淫亡國。晚唐時期社會動蕩,詩人可能借對隋煬帝的批判,影射當時的社會現實,抒發對國家命運的憂慮。
這首詩主旨是借隋煬帝在揚州的荒淫生活,揭示其亡國之因。其突出特點是描繪細膩,將揚州的繁華與隋煬帝的荒淫展現得淋漓盡致。在文學史上,它以獨特視角反映歷史興衰,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草滿閑塘絮滿溪,萬株煙柳一鵑啼。開簾恰見春歸處,花片東流日景西。
丸熊聞淑媛,跨鳳逐仙娥。晚日凋蘭蕙,寒風廢蓼莪。佩環新玉闕,機杼舊銀河。躑躅春暉恨,霓裳隔大羅。
菊釂萸殘玉未頹。文星喜趁夢熊回。預傳鯤擬南溟去,親送魁從北斗來。真間世,定奇材。滿堂歡笑動春雷。明年郎罷蟾宮近,更把丹枝為我栽。
妙畫清詩才思新,笑談頓使座生春。白頭愧我鹓鸞侶,青眼思君鷗鷺群。
南來踽踽拜前塵,雅眷仍從轍鮒新。四照色溫初似玉,一時恩到總成春。非如學者論糟粕,須信人間得鳳麟。況有珠璣長滿把,冥搜終恐物華貧。
小車上直過宮溝,城闕沈沈十二樓。大乙靈光金匱夕,少微星采玉垣秋。齋房度曲歌朱鷺,海子驚弦起白鷗。想得賜金歸里第,雁山依舊足清游。
高低櫸柳綠如苔,三兩柴門傍竹開。此處定無人挾彈,青青乳燕出溪來。
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燈燼不挑垂暗蕊,爐灰重撥尚馀薰。清風欲發鴉翻樹,缺月初升犬吠云。閉眼此心新活計,隨身孤影舊知聞。雷州別駕應危坐,跨海清光與子分。
休笑山翁不住山。二年偷向此中閑。歸來贏得鬢毛斑。甕底新醅供酩酊,城頭曲檻俯淙潺。山翁老去此山間。
黃花猶未拆霜枝。今年秋較遲。六么催泛玉東西。登高慶誕時。神仙事,古來稀。且為千歲期。戲萊堂上兩龐眉。何妨舉案齊。
酣酒染衣春占盡。剩禁受、洗春幾陣。金帶誰堪,玉盤自寶,坐待芳華隕。零落早知花本分。總不許、秉蕳人近。素面天留,香魂泥化,懶把東風恨。
春風朱邸雪初消,野宿貔貅靜不驕。綠水芙蓉分上幕,青云騕裊度輕軺。龍庭會祭包茅貢,豹尾宸居佩玉朝。下土微臣今老矣,淹留敢望小山招。
鰲溪路。瀟灑翠壁丹崖,古藤高樹。林間猿鳥欣然,故人隱在,溪山勝處。久延佇。渾似種桃源里,白云窗戶。燈前素瑟清尊,開懷正好,連床夜語。應是山靈留客,雪飛風起,長松掀舞。誰道倦途相逢,傾蓋如故。陽春一曲,總是關心句。何妨共、磯頭把釣,梅邊徐步。只恐匆匆去。故園夢里,長牽別緒。寂寞閑針縷。還念我、飄零江湖煙雨。斷腸歲晚,客衣誰絮。
矯矯平津客,林間識仲容。傳家留一鶴,入幕佩雙龍。樹色遼城近,花香漢殿重。尚期明月下,憶汝汎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