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丘員外二首 一
高詞棄浮靡,貞行表鄉閭。未真南宮拜,聊偃東山居。
大藩本多事,日與文章疎。每一覩之子,高詠遂起予。
宵晝方連燕,煩恡亦頓祛。格言雅誨闕,善謔矜數余。
久跼思游曠,窮慘遇陽舒?;⑶饜艿翘?,吳門悵躊躇。
方此戀攜手,豈云還舊墟。告諸吳子弟,文學為何如。
高詞棄浮靡,貞行表鄉閭。未真南宮拜,聊偃東山居。
大藩本多事,日與文章疎。每一覩之子,高詠遂起予。
宵晝方連燕,煩恡亦頓祛。格言雅誨闕,善謔矜數余。
久跼思游曠,窮慘遇陽舒?;⑶饜艿翘?,吳門悵躊躇。
方此戀攜手,豈云還舊墟。告諸吳子弟,文學為何如。
您的詩文摒棄浮華綺靡之風,正直的品行在鄉里有口皆碑。還未在南宮獲授官職,暫且隱居于東山。大藩事務繁多,您與文章之事日漸疏遠。每次見到您,您的高雅吟詠都能啟發我。日夜接連宴飲,煩惱吝嗇之情頓時消除。您的格言教誨雖缺,但善意玩笑中也多有夸贊。長久困厄渴望曠達遨游,窮困凄慘時遇到陽和舒展?;⑶鸬歉哌h眺令人愜意,吳門徘徊心中惆悵。正眷戀與您攜手同游,怎會說要返回舊居。我要告訴吳地子弟,文學究竟是怎樣的。
高詞:高雅的詩文。浮靡:浮華綺靡。
貞行:正直的品行。表:顯揚。鄉閭:鄉里。
南宮:尚書省的別稱,這里指朝廷官職。
偃:隱居。東山:東晉謝安曾隱居東山,后泛指隱居之地。
大藩:大的藩鎮。
疎:同“疏”,疏遠。
之子:這個人,指丘員外。
起予:出自《論語》,意為啟發我。
燕:同“宴”,宴飲。
煩恡:煩惱吝嗇。祛:消除。
善謔:善意的玩笑。矜:夸贊。
跼:困厄。游曠:曠達遨游。
陽舒:陽和舒展,指好的境遇。
虎丘:山名,在今江蘇蘇州。
吳門:指蘇州。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知詩人與丘員外交往密切。當時丘員外可能任職于大藩,事務繁忙,與文學之事漸遠。詩人與丘員外一同游覽虎丘等地,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丘員外的贊賞和與之交往的情誼。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游和情感交流。
一枝寂寞窺金井。瘦減繁華影。幾番淚雨涴胭脂。不奈飄零已到、洗妝時。
尹那相遇先偷匿。獨讓呈春色。玉人屢被燕鶯催。只得凌紅掩素、一起開。
敢從州縣嘆徒勞,
斗米真成費束蒿。
一醉石林巖下月,
世間無復武陵桃。
閏盡真人起,共除舊物歸。
漢京天再正,高廟日同輝。
業憶昆陽肇,軍仍小沛微。
星辰臨虎斗,風雨助龍飛。
異代驚雄烈,荒煙認故圍。
君臣還寢殿,英爽壯斜暉。
春老有時回,人老不再少。
草白有時榮,發白不再好。
人生不如春,發生不如草。
可堪送別春草前,青春未老人先老。
我本狂生耳。憶當初、手能切玉,眼粗知字。天下澄清還自許,到處結交畸士。黃海外、欣逢知己。歃血盟書成信誓,舊神州、光復從今起。連朔漢,糾同志。
兩河屹作中流砥。與關中、義師犄角,犯兵家忌。辛亥功歸牽掣力,綰轂東南形勢。傷癸丑、人非事異。漭漭胡塵重彌漫,十余年、變革中途替。無限恨,復誰識。
手裁白纻制新袍,
犢鼻應憐犬子勞。
倚仗衡門聊服此,
良人身不屬臨洮。
汎灑從誇雨點勻,九天宮闕自無塵。
五更玉勒爭門入,十里珠簾夾道陳。
薄宦即今雙鬢改,從官還是一番新。
須知鸞駕重涓日,不似春秋四卜辛。
春風吹綠草,草綠傷人心。
殘花落便落,瑣碎沾衣襟。
大化何絪缊,四時互更代。
動植各有生,種種自成類。
美矣牛山木,苦為斧斤害。
牛羊復踐之,日夕就荒穢。
賴此生意深,保之方未艾。
秋來人不覺,偏爾識涼溫。
清露下庭際,哀音動草根。
孤蹤長冷落,荒徑易黃昏。
微雨兼明月,誰堪永夜喧。
少年豪氣已如虹,抵掌論兵一世雄。智略獨超倫輩上,功名只在笑談中。
弄兵坐掃潢池盜,賣劍潛回渤海風。恢復未酬人奄忽,佳城那忍葬滕公。
淝水功名取次休,空令遺恨滿滄洲。禁中新賜黃金帶,天上俄成白玉樓。
京峴兒童應墮淚,江淮草木亦生愁。一朝雙劍齊飛去,會見光芒射斗牛。
生來長是繞襟裾,不為功名遣讀書。旅食今宵定何處,別時初夏歲云除。
仲冬初日報行期,任爾留連是到時。行說坐思緣有報,當時猶恨報來遲。
少年東抹更西涂,菽水高堂亦望予。今日更無人望我,秪應長是我思渠。
主恩深念嶠南偏,荒邑今能借大賢。
宅倚仁山師是令,城盤瓊島客為仙。
西軍已奏平蠻捷,大將初歸下瀨船。
懷惠移家吾欲去,江州何待宰公錢。
又是重陽近,登高感昔年。
將軍真死難,我輩愧生全。
風雨靈旗壯,星辰碧落懸。
故園何日返,重訪舊林泉。
兄發久已白,弟顏那得紅。
從今喜朝夕,不復恨西東。
耕稼真吾事,詩書是祖風。
扶犁有馀暇,把卷不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