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詩十二首 三
峨峨高山巔,浼浼青川流。世人不自悟,馳謝如驚飍。
百金非所重,厚意良難得。旨酒親與朋,芳年樂京國。
京城繁華地,軒蓋凌晨出。垂楊十二衢,隱暎金張室。
漢宮南北對,飛觀齊白日。游泳屬芳時,平生自云畢。
峨峨高山巔,浼浼青川流。世人不自悟,馳謝如驚飍。
百金非所重,厚意良難得。旨酒親與朋,芳年樂京國。
京城繁華地,軒蓋凌晨出。垂楊十二衢,隱暎金張室。
漢宮南北對,飛觀齊白日。游泳屬芳時,平生自云畢。
那巍峨聳立的高山之巔,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世人卻不能自我醒悟,時光飛逝如疾風掠過。百兩黃金并非我所看重,深厚的情意實在難得。我與親朋好友舉杯共飲美酒,在美好的年華里歡樂地生活在京城。京城是繁華之地,達官貴人的車馬清晨就出行。十二條大道旁垂楊依依,隱隱約約映襯著豪門貴族的宅第。漢宮南北相對,高聳的樓觀與白日平齊。在這美好的時光里盡情游樂,便以為這一生的心愿都已達成。
峨峨:高聳的樣子。
浼浼(měi měi):水流貌。
馳謝:指時光飛逝。驚飍(xiū):疾風。
旨酒:美酒。
軒蓋:指達官貴人的車乘。
十二衢:指京城的眾多街道。
金張:指漢代金日磾和張安世兩家,他們是當時的豪門貴族。
觀(guàn):樓觀。
此詩為擬古詩,作者可能生活在社會相對穩定、經濟繁榮的時期。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追求物質享受和及時行樂,作者或許有感于世人對時光流逝的不覺悟以及京城的繁華景象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時光易逝,同時描繪了京城的繁華和人們的享樂生活。它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在文學史上反映了擬古詩對現實生活的關注和情感表達。
中鵠知誰好,烹魚始認名。
報公勤有子,似我懶無甥。
何日親相見,因風且寄聲。
泥金聞喜處,樽酒欲同傾。
凡人種園花,但取紅紫麗。今我種園花,所樂在生意。
侵晨草露濕,園林有清氣。寢興不裹首,散策遶花次。
次第除繁枝,分明去浪蕊??椭列Y襟,舍柯惜余味。
新稍才過屋,弱干漸拂地。是中有深趣,欣然心自慰。
雨催柔綠上桑枝,新霽浮云未盡歸。
寂寂簾櫳留燕舞,陰陰楊柳護鶯衣。
莫于綺席嫌籌并,已覺青春作鳥飛。
滿徑落花愁踏損,羊欣切勿款柴扉。
畫閣深明雪壓冬,團欒宴賞酒樽同。
獸爐香霧辟寒氣,翠幙妓圍回暖風。
起絮撒鹽酬唱外,清歌妙舞笑談中。
寧無好事賢張禹,不獨相忘著戴崇。
訪醫墟落疾難痊,肘后奇方得舊編。
藥濟君臣親劑和,火停文武事烹煎。
旁人笑道徒為爾,午睡醒來已脫然。
從此節宣防未病,那須扁鵲信真傳。
一棹載愁歸,翩翩旅旐飛。
鹡鸰空自急,鴻鴈失相依。
水澀灘膠艇,風斜雨濕衣。
感時無意緒,佇立暮煙霏。
山行詰曲到禪林,臺殿丹青歲月深。
薄晚春寒生幾席,逼人空翠撲衣襟。
客塵冉冉凌清思,俗狀紛紛費苦吟。
若得一丘容我老,便攜藜杖事幽尋。
今日良宴會,朋簪故人家。
搖情綠綺琴,度曲漁陽撾。
放歌掀醉髯,晤語粲春葩。
列坐各知心,游揚相齒牙。
芬芳須及時,東扶忽西斜。
胡不厲逸翮,天津問仙槎。
無為甘寂漠,痼疾守煙霞。
畫翣排仙仗,龍輴去莫攀。
衣冠藏漢廟,弓劍閟橋山。
宇宙精神慘,臣民涕泗潸。
堯階蓂莢在,無復望慈顏。
峻極藤為道,盤旋百轉多。
崖懸枯樹杪,澗折怪巖阿。
雁入云霄去,猿從荊棘過。
誰云西蜀險,較此更如何。
今代堂堂有魏公,十方三際指揮中。
勛名已恨古人隘,歌詠端知寸筆窮。
還第文饒槐蔽日,賭棋安石馬嘶風。
此時誰作登門客,看吐經綸氣似虹。
幽居正傍小溪斜,想見樵風似若耶。
固有詩章舒眼界,可無藥物助脾家。
追歡難共長沙酒,遣睡姑嘗陸羽茶。
更祝安心為妙法,都將世事等空花。
西湖清且淺,中有蘭與蕙。
煙霧變晦明,鱗蟲潛水裔。
飛構冒層阜,仙筵敞平澨。
野饌何芳鮮,烹調列甘脆。
翩躚麟鳳集,適遇風云際。
簪佩耀林皋,觴酌宣文藝。
社以白蓮申,盟用青松誓。
莫謂傾蓋新,山林結遺契。
君不見王績非狂生,筆墨掃盡惟酒經。
又不見志和非漫尉,江湖醉詠漁歌耳。
文章得失兩夢事,一醉從渠俱不理。
人間自有行秘書,此翁聊為山澤儒。
平生斟酌自飽滿,寧復有欠寧有余。
可憐蹣跚挽不前,屬車豈識從甘泉。
不矜萬卷腹空洞,渴夢只恐東溟干。
莫疑此翁拘器窮,此翁有用非啞鐘。
濁醪作賢清作圣,翁不異味同其空。
我方畏縮立下風,伸頸一笑短項逢。
脫冠與翁共醉倒,從人笑此兩禿翁。
凱之曾說越中行,塔級親登眼始驚。
畫合千山翠濃淡,枝分萬水練縱橫。
樹頭低壓昏煙重,鶴背斜拖夕照明。
疑是丹成生羽翼,泠然云表御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