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清遠道士詩因而繼作
不到東西寺,于今五十春。朅來從舊賞,林壑宛相親。
吳子多藏日,秦王厭勝辰。劒池穿萬仞,盤石坐千人。
金氣騰為虎,琴臺化若神。登壇仰生一,舍宅嘆珣珉。
中嶺分雙樹,回巒絕四鄰。窺臨江海接,崇飾四時新。
客有神仙者,于茲雅麗陳。名高清遠峽,文聚斗牛津。
跡異心寧間,聲同質豈均。悠然千載后,知我揖光塵。
不到東西寺,于今五十春。朅來從舊賞,林壑宛相親。
吳子多藏日,秦王厭勝辰。劒池穿萬仞,盤石坐千人。
金氣騰為虎,琴臺化若神。登壇仰生一,舍宅嘆珣珉。
中嶺分雙樹,回巒絕四鄰。窺臨江海接,崇飾四時新。
客有神仙者,于茲雅麗陳。名高清遠峽,文聚斗牛津。
跡異心寧間,聲同質豈均。悠然千載后,知我揖光塵。
我已五十年沒到東西二寺了。如今重來舊地游覽,山林溝壑仿佛與我親近。這里有像吳子藏日、秦王厭勝這樣的傳說。劍池深穿萬仞,巨石可坐千人。金氣升騰如虎,琴臺變化若神。登上道壇仰慕自然初始之妙,感嘆舍宅為寺者的珍貴品格。中嶺分開兩棵大樹,回繞山巒隔絕四鄰。憑欄可俯瞰江海相連,寺內裝飾四季常新。有神仙般的客人在此優雅地陳述詩文。清遠峽聲名遠揚,文章匯聚如斗牛津星。雖然行跡不同但心意怎會有隔閡,聲音相同本質豈能一樣。悠然千載之后,后人會知曉我對這光輝塵跡的敬意。
朅來:前來,歸來。
吳子多藏日,秦王厭勝辰:可能指此地有與吳子、秦王相關的傳說或典故。
金氣:可能指山中某種特殊的氣象。
生一:出自《老子》“道生一”,指自然初始的狀態。
珣珉:美石,這里比喻舍宅者品格珍貴。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知是詩人五十年后重游清遠道士所在寺廟,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詩人有閑情游覽舊地,欣賞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清遠寺的景色和文化底蘊,贊美清遠道士的詩文。其特點是用典豐富、意境深遠。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才華和對自然人文的感悟。
今宵三五月,不照異鄉人。笑殺陶彭澤,空裁漉酒巾。
祠廟蒼蒼古水濱,英魂猶憶舊宮春。江山萬里非無楚,城闕千年別有秦。戰罷秖令身伏劍,歌殘空自淚沾巾。不知夾壘多豪士,本是將軍帳下人。
旸谷升朝曦,靈巖發晴光。巒峰削金碧,林木流蔥蒼。延暉入琳宮,影落浮圖長。孝子葵藿心,傾向亦皇皇。
水溢中原又旱乾,風塵從此浩漫漫。東山好慰蒼生望,南國那容皓發安。要整綱常崇黼黻,還成文物萃衣冠。圣賢事業平生志,幽樂何須戀考槃。
溪上閑行日未斜,石橋南北見桃花。避人魚入深深水,傍母鳧眠淺淺沙。渡口孤舟依野店,磯頭一徑到漁家。何時謝卻塵中事,來就田圍學種瓜。
海濱龍市趁春畬,江曲魚村弄晚霞。孔雀行穿鸚鵡樹,錦鶯飛啄杜鵑花。
絺疵諫智伯,范增說項羽。豈不懷盡忠,所事非其主。明哲思保身,見幾常遠去。毋為守污辱,白骨怨黃土。
翳翳堂前樹,盤盤蔭我椽。七載無一語,淡淡自寧安。樹下青春人,背脊漸弓彎。將欲尋相語,昂首已入天。共此晝夜回,同在一庭住。我日讀蠹書,子飲天雨露;書使我心老,雨使子態好。造物豈私嬖,偏令我枯槁?今生任天化,旦夕莫可知。我無一親舊,唯子曾相依。蛻然委土日,可為我一悲?
古來經訓擬菑畬,誰似昌黎訓阿符。笑我林塘風月夜,西窗夢里聽咿唔。
錦閶云香手可掬,女媧映日噓香玉。巫山之巔發初沐,風軿刮絮嬌無束。軿中美人覆眉淥,嫣然一奏陽臺曲。若遠若近聽不足,曼聲已破柯亭竹,人間豈有王登續。不知朝采為春愁,曲終但見千峰矗。
洗雨吹風一月春,山紅漫漫綠紛紛。褰裳遠野誰從我,散策空陂忽見君。青眼坐傾新歲酒,白頭追誦少年文。因嗟涉世終無補,久使高材雍上聞。東風渺渺客天涯,病眼先春已見花。遠欲報君羞強聒,老知隨俗厭雄誇。窮通往事真如夢,得失秋毫豈更嗟。邂逅故人唯有醉,醉中衣幘任攲斜。城中燈火照青春,遠引吾方避糾紛。游衍水邊追野馬,嘯歌林下應山君。愁尋徑草無求仲,喜對檐花有廣文。邂逅一樽聊酩酊,聲名身后豈須聞。遠跡荒郊謝俊豪,春風誰與駐干旄。故交重趼恩何厚,新句連篇韻更高。美似狂酲初啖蔗,快如衰病得觀濤。久知壞冶成天巧,豈與人間共一陶。無能私愿祇求田,時物安能學計然。鑿井未成歌擊壤,射熊猶得夢鈞天。遙思故國歸來日,留滯新恩已去年。攜手與君游最樂,春風波上水濺濺。山陂疇昔從吾親,諸父先生各佩紛。零落長年誰語此,遲回故地卻逢君。衣冠偶坐論經術,襁褓當時刺繡文。更怪高材終未遇,有司何日選方聞。
春風碧草衡門路,還我煙霞善浩然。且盡微勞忘帝力,莫憑大嚼乞屠憐。摸金營窟看時輩,斷水抽刀笑昔賢。每喜晉人解風趣,是何阿堵不言錢。
說項殷勤丈人惠,論文瀟灑丈人風。我報丈人唯一法:惠風期與丈人同。
人睡方酣雞未知,起來叫轉月華西。南風吹落北斗柄,細數月中丹桂枝。
日凈山如染,風暄草欲薰。梅殘數點雪,麥漲一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