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夏口涉漢陽獻李相公
日望衡門處,心知漢水??。
偶乘青雀舫,還在白鷗群。
間氣生靈秀,先朝翼戴勛。
藏弓身已退,焚藳事難聞。
舊業成青草,全家寄白云。
松蘿長稚子,風景逐新文。
山帶寒城出,江依古岸分。
楚歌悲遠客,羌笛怨孤軍。
鼎罷調梅久,門看種藥勤。
十年猶去國,黃葉又紛紛。
日望衡門處,心知漢水??。
偶乘青雀舫,還在白鷗群。
間氣生靈秀,先朝翼戴勛。
藏弓身已退,焚藳事難聞。
舊業成青草,全家寄白云。
松蘿長稚子,風景逐新文。
山帶寒城出,江依古岸分。
楚歌悲遠客,羌笛怨孤軍。
鼎罷調梅久,門看種藥勤。
十年猶去國,黃葉又紛紛。
每日遙望那簡陋的家門所在之處,心里知道它就在漢水岸邊。偶然乘坐著華麗的游船,置身于白鷗群中。您天賦異稟生出靈秀之氣,有輔佐先朝的功勛。如今您像藏起弓一樣退隱,曾處理的機密之事也鮮為人知。舊日的家業已長滿青草,全家寄居于白云繚繞之處。松蘿陪伴著幼子成長,美麗風景催生您的新文章。山巒帶著寒城顯現,江水依著古岸分流。楚歌讓遠方的游子悲傷,羌笛使孤獨的軍隊哀怨。您不再參與朝政已久,在家中專注于種藥。我離開國都已十年,如今黃葉又紛紛飄落。
衡門:指簡陋的房屋。
??(fén):水邊。
青雀舫:裝飾華麗的游船。
間氣:舊謂英雄偉人上應星象,稟天地特殊之氣,間世而出。
翼戴:輔佐。
藏弓:比喻功成身退。
焚藳(gǎo):燒掉草稿,指處理機密之事。
松蘿:一種植物。
調梅:指宰相處理政務。
去國:離開國都。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推測詩人在秋日乘船經過漢陽,當時李相公可能已退隱。詩人離開國都多年,看到李相公的境遇,結合自身漂泊經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李相公的情感以及自身的身世之感。其特點是景情交融,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詩人較高的創作技巧和豐富情感。
閩海迢迢道路難,西人誰識小龍團。向來只說官茶暖,消得山泉沁骨寒。
苦憶經年別二雛,喜從片楮見揮濡。詩書幸不遭涂抹,文字何妨效拓摸。通子詎憐彭澤老,伏君未覺濟南孤。他年萬一傳新樣,莫忘臨池是大蘇。
自有吾儒樂,人多不肯循。以禪為樂事,又起一重塵。大達誠無礙,人人自有家。假花猶入念,何者謂真花。
門外風塵付一吁,何妨稼圃學樊須。由由本自人難浼,皎皎奚憂我易污。
涼蟾弄翠壑。卸卻征帆潮又落。秋樹乍驚夜鵲。但煙暗戍旂,星垂江閣。音書漫托。怕去鴻、猶怨漂泊。愁無語、一鐙廢驛,冷笛勸孤酌。天角。片云寥邈。嘆似鐵、重衾正薄。宵來歸夢更惡。葉響幽坊,雨過涼幕。舊游渾似昨。奈負了、霜前素約。頻延佇、春回征岸,寄我小梅萼。
東風吹雨正簾纖,春色和云壓四檐。聽斷鶯聲殘醉醒,杏花香底坐鉤簾。
陰生讀書不免癡。不識雙鳳脫人衣。
暮春疲馬踏苔痕,剝啄空敲竹下門。高士亦知嗔俗客,塵蹤應愧負芳園。偶依幽處聊澄慮,忽對殘花欲斷魂。卻憶春風紅紫爛,名亭錦瑟倒金樽。
終南天大阻,萬里翠氤氳。去歲樊川酒,來君紫閣云。英辭金石奏,初服蕙蘭薰。四坐方流月,驪駒惜已分。
青山不用白云朝,白云不用青山管。云常在山山在云,青山自閑云自緩。
吐蕃部落久相親,賣果時時到市闉。恰似春深梁上燕,自來自去不關人。
露滴研朱點璧藏,謾勞珍重護蕓香。未經觸手開前卷,遽已翻朱過別行。老大厭觀偏亂眼,兒童初讀不成章。年來再閱新經典,點點丹砂潤玉漿。
陌頭輕雨浥黃埃,遠道春旂度嶺來。楊老城邊逢客去,吳公陂下憶花開。繡衣持斧憐南徼,畫省焚香夢北臺。溪洞頻年猶報警,候人漫自送馀杯。
完貞容易撫孤難,嫠婦亡臣一例看。戀闕有心年命短,清秋誰復念高寒。
翠紅翼翼寶坊閒,曾入瑤宮白玉闌。飛上朝陽瑞天下,靈根變化本無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