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壻崔真父歸長城
送君巵酒不成歡,
幼女辭家事伯鸞。
桃葉宜人誠可詠,
柳花如雪若為看。
心憐稚齒鳴環去,
身愧衰顏對玉難。
惆悵暮帆何處落,
青山無限水漫漫。
送君巵酒不成歡,
幼女辭家事伯鸞。
桃葉宜人誠可詠,
柳花如雪若為看。
心憐稚齒鳴環去,
身愧衰顏對玉難。
惆悵暮帆何處落,
青山無限水漫漫。
送你飲酒卻難展歡顏,小女辭別家人去侍奉你。桃葉般的美好確實值得歌詠,柳花似雪紛飛卻讓人如何忍心看。心中憐惜小女年幼佩戴環飾離去,自愧衰老年邁面對你這般佳婿難掩愧疚。惆悵暮色中你的船帆將落向何處,只見青山連綿江水漫漫。
巵(zhī)酒:古代酒器中的酒。巵,同“卮”,一種圓形酒器。
伯鸞:東漢梁鴻的字,此處借指崔真父,以表對女婿的尊稱。
桃葉:指東晉王獻之愛妾桃葉,王獻之曾作《桃葉歌》送別,后以“桃葉”代指送別之事。
稚齒:指年少,此處指小女年紀尚輕。
玉:美稱,此處指女婿崔真父。
暮帆:傍晚時遠行的船帆。
此詩為唐代詩人劉長卿送女婿崔真父歸長城(或指邊地)時所作。崔真父將攜小女遠行,詩人因離別難舍,又感慨自身年邁,故寫下此詩抒發復雜心緒。
全詩圍繞送別女婿一事展開,通過細膩的場景描寫與情感抒發,既表現了對小女遠嫁的不舍,又暗含對自身衰老的無奈,結尾以蒼茫山水收束,余韻悠長,是唐代送別詩中情感真摯的佳作。
陰山千里橫東西,秋聲浩浩鳴秋溪。 猿猱鴻鵠不能過,天兵百萬馳霜蹄。 萬傾松風落松子,郁郁蒼蒼映流水。 六丁何事夸神威,天臺羅浮移到此。 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巒突兀何雄雄。 古來天險阻西域,人煙不與中原通。 細路縈紆斜復宜,山角摩天不盈尺。 溪風蕭蕭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 四十八橋橫雁行,勝游奇觀真非常。 臨高俯視千萬仞,令人凜凜生恐惶。 百里鏡湖山頂上,旦暮云煙浮氣象。 山南山北多幽絕,幾派飛泉練千丈。 大河西注波無窮,千溪萬壑皆會同。 君成綺語壯奇誕,造物縮手神無功。 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 遙思山外屯邊兵,西風冷徹征衣鐵。
春庭聊縱望,樓臺自相隱。 窗梅落晚花,池竹開初筍。 泉鳴知水急,云來覺山近。 不愁花不飛,到畏花飛盡。
清波收潦日,華林鳴籟初。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燕幃緗綺被,趙帶流黃裾。 相思阻音息,結夢感離居。
昔攀垂柳唱《陽關》,柳復垂絲君未還。 惟有楊花易飄蕩,隨風吹得到陰山。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長憶西湖。盡日憑闌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 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成行忽驚起。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云寒。
長憶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開。輕棹去還來。 芰荷香噴連云閣。閣上清聲檐下鐸。別來塵土污人衣。空役夢魂飛。
長憶西山,靈隱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舊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時見攀高樹,長嘯一聲何處去?別來幾向畫闌看,終是欠峰巒!
生日重重見,馀閏有新春。為吾母壽,富貴外物總休論。且說家懷舊話,教學也曾菽水,親意盡欣欣。只此是真樂,樂豈在邦君。吾二老,常說與,要簾勤。廬陵幾千萬戶,休戚屬兒身。三瑞堂中綠醑,釀就滿城和氣,端又屬人倫。吾亦老吾老,誰不敬其親。
湘東最是得春先。和氣暖如綿。清明過了,殘花巷陌,猶見秋千。 對景感時情緒亂,這密意、翠羽空傳。風前月下,花時永晝,灑淚何言。
舊燕初歸,梨花滿院,迤邐天氣融和。新晴巷陌,是處輕車駿馬,禊飲笙歌。舊賞人非,對佳時、一向樂少愁多。遠意沉沉,幽閨獨自顰蛾。 正消黯、無言自感,憑高遠意,空寄煙波。從來美事,因甚天教,兩處多磨。開懷強笑,向新來、寬卻衣羅。似恁他、人怪憔悴,甘心總為伊呵。
喜氣擁朱門,光動綺羅香陌。行到紫微花下,悟身非凡客。不須脂粉涴天真,嫌怕太紅白。留取黛眉淺處,畫章臺春色。
晚風收暑,小池塘荷凈。獨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時有香氣吹來,云藻亂,葉底游魚動影。 空擎承露蓋,不見冰容,惆悵明妝曉鸞鏡。后夜月涼時,月淡花低,幽夢覺、欲憑誰省。且應記、臨流憑闌干,便遙想,江南紅酣千頃。
玉尊涼。玉人涼。若聽離歌須斷腸。休教成鬢霜。畫橋西,畫橋東。有淚分明清漲同。如何留醉翁。
相逢一笑,又成相避,南雁歸時霜透。明朝人在短亭西,看舞袖、雙雙行酒。歌聲此處,秋聲何處,幾度亂愁搔首。如何不寄一行書,有萬緒、千端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