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曲
滿耳鶯聲滿眼花,
布衣藜杖是生涯。
時人若要知名姓,
韋曲西頭第一家。
滿耳鶯聲滿眼花,
布衣藜杖是生涯。
時人若要知名姓,
韋曲西頭第一家。
耳邊滿是黃鶯的啼鳴,眼中盡是綻放的花朵;穿著粗布衣裳,拄著藜木手杖,這就是我的生活。如果有人想要知道我的姓名,我便是韋曲西頭的第一戶人家。
藜杖:用藜的老莖制成的手杖,藜是一種草本植物,莖直立,可做手杖。
布衣:粗布衣服,古代平民的日常穿著,此處代指平民身份。
生涯:生活、生計。
韋曲:唐代長安城南的地名,因韋氏家族世代聚居于此而得名,是當時長安的著名聚居地。
韋曲為唐代韋氏家族聚居地,詩中描繪了詩人在此地的生活場景。推測創作于詩人隱居或閑居時期,通過對自然景色與簡樸生活的描寫,反映其遠離世俗紛擾的生活狀態。具體創作時間無明確記載,或為唐代詩人所作。
此詩以輕快筆調描繪韋曲的明麗風光與詩人的閑適生活,通過自然意象與平民生活細節的結合,展現對簡樸生活的滿足。結尾點明家族身份,于平淡中見自得,語言質樸自然,是唐代描寫地方風情的通俗小詩。
郢曲彌高和轉難,酒酣拔劍氣如山。誰憐騏驥鹽車下,不在君王十二閑。
五罰從容至,群生阨塞多。但無為已甚,勿問達如何。早讀于公戒,終傳召父歌。故人風雨節,為我數經過。
田家望雨今年少,水驛逢秋夜半聞。更喜朝來晴未穩,山頭著帽盡生云。
鳩婦那知自不材,樹陰疏處起樓臺??蓱z積木如山樣,一桷何曾架得來。
不如歸去,不如歸去。一聲動我愁,二聲傷我慮。三聲思逐白云飛,四聲夢繞荊花樹。五聲落月照疏欞,想見當年弄機杼。六聲泣血濺花枝,恐污階前蘭茁紫。七八九聲不忍聞,起坐無言淚如雨。憶昔在家未遠游,每聽鵑聲無點愁。今日身在金陵上,始信鵑聲能白頭。
季管吹灰木落洲,天邊初獻鹔鹴裘。邦家襲慶因前續,岳瀆儲精自幾秋。秦晉君臣三晝接,安危將相百年求。休論辟谷功成后,只恐功名卒未休。整頓乾坤不作難,指間造化自多端。恩回春色華風暖,氣接秋天絕塞寒。勛爵已增彝鼎重,功名長入畫圖看。錫公難老無他驗,但覺斯民欲再安。
力向芝田墾綠蕪,至情何日肯模糊。偶鞭渤海仙人石,幻作閻浮鬼趣圖。觸手但看花似錦,投懷孤負月如珠。昨揮麈尾通宵坐,贏得東風唱鷓鴣。
鰲鳴鱉應振天聲,蟹將蝦兵魚貫行。四海龍王光整肅,五湖圣眾影縱橫。名山靈洞春晝永,水府泉宮晚潮生。江淮河漢波瀾壯,源遠流長拱太清。
天風吹我笠,吹下黃龍頂。兩手捉笠行,不知白日暝。赤松見我笑,卻立千丈影。童子問赤松,云深各不領。
江海三年擁使旌,江風不動海波寧。瀛州可是垂綸地,萬里燕然要勒銘。
郁然四顧空荒,玄玄宇宙無生死。今來古往,王侯盜賊,誰曾分比?魈鬼仙神,衣冠禽獸,真無相似?算人間寂寂,深機遠海,放孤棹、將安濟?日月星辰不萎,對渾元、亦悲亦喜?春夏秋冬,雨殘花老,胡為交替?一道如輪,流行萬籟,怒其誰使?把橫杯潑臉,涕然難掩,是清清淚。
百年文物際重熙,麗日祥云晝刻遲。上相傳宣催草詔,看君落筆玉堂時。殿外霓旌漾曉暉,爐煙浮動袞龍衣。璚樓貝闕天中起,五色云霞在翠微。天樂聲中舞序陳,千官花外駐車輪。春宮初試黃麾仗,寶蓋珠幡隊隊新。綠樹重重秘殿陰,畫堂甲觀九重深。青宮昨夜初承詔,丹扆今朝又進箴。日出蒼龍紫霧開,金門宣赦近臣來。書條字字皆寬大,萬姓歡聲動地雷。大安高閣正當中,龍虎旌旗衛兩宮。近日春坊誰輔導,相君班序冠三公。禁直周廬接上臺,銀河秋傍紫垣來。為郎莫笑馮唐老,立馬金門待曉開。宮臣侍側近爐熏,衣上龍乘五繡云。鳴玉鏘金俱鼎食,早思偃武與修文。殿閣薰風奏舜弦,大明宮樹不凝煙。圣人恭默惟思治,日歷憑誰細細編。深宮無處不開花,玉燭調陽運帝車。不是人間春易老,風光長只在天家。
薛公得馮驩,門下知者誰。十日居傳舍,乃問客所為。先生惟一劍,彈鋏何其悲。授室締高國,驅車出中逵。主人意已厭,同列寧見推。田文既失位,傾身與持危。片言悟齊主,復相名益垂。奇士多侮世,藏用匪可窺。
勝賣東風富貴春,青衣催坐疊花茵。鶯欺皓齒清歌妓,柳妒纖腰學舞人。猩色屏風圍孔雀,麝香衾被壓麒麟。任教日日如泥醉,不負韶華一度新。
神龍豢可致,猛虎擾亦留。變生父子間,上圣不能謀。常情在欲得,義養或成仇。他人恩更輕,患禍信難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