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甲子歌(題擬) 二十九
壬辰祀,禾被蟲災死。
幷及害萬民,六畜亦如是。
低禾不用耕,種植山腰里。
早作劣堪收,晚種難準擬。
壬辰祀,禾被蟲災死。
幷及害萬民,六畜亦如是。
低禾不用耕,種植山腰里。
早作劣堪收,晚種難準擬。
壬辰年間,莊稼因蟲災枯萎死亡。災禍波及百姓,連牲畜也未能幸免。低洼處的田地無需再耕種,改種到山腰地帶。早播種的勉強能有收成,晚播種的則難以預料結果。
壬辰祀:壬辰年,古代用天干地支紀年,此處指某一具體年份;祀,年的古稱。
禾:谷物,莊稼。
幷及:連累,波及。
六畜:指馬、牛、羊、豬、狗、雞,代指家畜。
劣堪收:勉強可以收獲。
準擬:預料,預期。
此詩為《六十甲子歌》組詩之一,該組詩可能以六十甲子紀年為序,記錄不同年份的自然災異或民生狀況。本首具體描述壬辰年蟲災,推測創作于古代農業社會,當蟲災爆發后,民間以歌謠形式記錄災情,反映靠天吃飯的農業社會中,自然災害對民生的直接沖擊。
全詩以壬辰年蟲災為背景,真實記錄災害對農業、牲畜及百姓生活的影響,展現古代農民在自然災害前的脆弱性與適應性。語言質樸紀實,具有歷史文獻價值,是研究古代農業災害史與民間生存狀態的重要材料。
十年京國著英聲,此日榮歸促去程。疋馬曉辭雙鳳闕,扁舟明到五羊城。褒封敕賜龍章煥,幽顯恩沾寵渥榮。忠孝兩全臣子事,早攄忠藎答升平。
新詩如律起寒灰,多謝鄒郎著意催。清比金莖天上落,句生春草夢中回。才高可但空吟雪,心鐵猶能強賦梅。山月欲圓人又好,羨君同潑甕頭醅。
飄盡棠梨見牡丹,折花行酒莫留殘。洛陽春事知尤少,無那明年兩地看。
仙山對城郭,累累七星石。中有太古文,世人了不識。
明月飛來珠海長,愁心盡與白云鄉。高歌試問投竿老,我是今狂定古狂。
東風蕩揚輕云縷。時送蕭蕭雨。水邊臺榭燕新歸。一口香泥濕帶、落花飛。海棠糝徑鋪香繡。依舊成春瘦。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乘春問俗行何遠,望寺停車興亦奇。激澗水喧高下石,晚林鴉競后先枝。巖藏峭閣鳴鐘隱,雨濕流云出樹遲。一樣江南風景好,踏青難共美人期。
曉露沾鳧舄,寒星識雁臣。君行濮上路,予憶郢中人。河岳成跬武,天涯豈比鄰。解嚴須努力,春事日方新。
一水縈回兩岸鷗,翩翩無數近行舟。十年不見渾如舊,有意隨人天際浮。華發鬅鬙一榻書,舟移斜日似籧篨。似聞載酒江邊寺,更倒青錢留白魚。霜樹今無一葉留,日邊云暗使人愁。獨憐揚子灣頭岸,猶有黃花戀晚秋。
荊門丘壑多,甕牖風云入。自非棲遁情,誰堪霜露濕。
癡醉何須飲滿缸,清馨一瓣煥詩邦。方抽玉管吹楊柳,更著梅花鬧雪窗。旅里常懷云水曲,人間應識璧珠雙。仙鳧已送重霄去,掩卷還思歌大江。
義天本無際,心鏡奪方諸。白月離滄海,清風下太虛。扶宗譚般若,演教契真如。龍象朝朝集,松堂響粥魚。
送寒來紙帳,傳響過銅鋪。林木何曾靜,波濤最可虞。玄靈方得佐,屏翳敢行誅。不盡爰居苦,南征羨鷓鴣。
雪花如席風色惡,擁被圍爐門不開。我亦窮閻車馬絕,一杯相屬望君來。
南服翔燠風,杪秋猶春和。水乾坐濡滯,木舟載悲歌。名園占原隰,節物逝已多。崢嶸甘菊叢,綽約芙蓉花。流景瞻應接,靦爾懷陰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