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甲子歌(題擬) 十六
己卯到,高處田苗好。
春初雖乏水,秋夏連江浩。
楚魯受其災,吳會蒙恩造。
其年皆豐稔,種作偏宜早。
己卯到,高處田苗好。
春初雖乏水,秋夏連江浩。
楚魯受其災,吳會蒙恩造。
其年皆豐稔,種作偏宜早。
己卯年來到,地勢高的田地里禾苗長得好。初春雖然缺水,但到了夏秋季節江水浩渺。楚地和魯地遭受災害,吳地和會稽郡卻受到上天的恩澤。這一年各地都豐收,耕種尤其適合早種。
己卯:六十甲子之一,代表年份。
乏水:缺水。
浩:水勢浩大的樣子。
楚魯:古代楚國和魯國的地域,泛指部分地區。
吳會:吳郡和會稽郡,今江浙一帶。
恩造:上天的恩澤。
豐稔(rěn):豐收。
種作:耕種。
六十甲子歌這類作品多與古代農業生產、占卜預測等相關。此詩可能創作于古代農業社會,當時人們靠天吃飯,對不同年份的氣候、收成十分關注,作者根據經驗或某種預測寫下此詩,以指導農事。
這首詩主旨是描述己卯年不同地區的農業生產狀況及適宜的耕種時機。特點是語言質樸,反映古代農業生產受自然條件影響大。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對研究古代農業文化有一定價值。
九虎遮藏造化機,御題過午始聞知。
乾坤闔辟兼文武,云漢昭回具訓詞。
武帝上嘉真戲耳,放勛清問政如斯。
諸儒莫作公孫子,千載何曾遇圣時。
逗曉添衣并數重,隔晡剩熱尚斜紅。
秋生露竹風荷外,寒到云窗霧合中。
半點暄涼能幾許,古來豪杰總成空。
木犀香殺張園了,雪嗅金挼欠兩翁。
造物今年印,司花昨夜交。
雪留蘆荻腳,日到瑞香梢。
白叟占嘉應,青精看滿抄。
游絲也驩喜,不住舞蟏蛸。
朝路江西不十人,又看一個奉仙真。
可憐議論長傾坐,不管聲名解誤身。
苦憶去年郊祀日,與渠并轡笑談春。
何時相趁滄洲去,雪笠風蓑釣白蘋。
越絕諸楊盛一時,與儂瓜葛不曾知。
老夫自笑吾衰矣,此客何從夢見之。
也解過江尋德祖,政緣作尹是丘遲。
渠伊不是南村派,未分先驅事荔支。
地迥人絕影,山僻虎留跡。
下有無底潭,上有欲落石。
是間一逕橫,夾以萬松直。
樹從何時有,陳公所手植。
陳公今焉在,逕松自寒碧。
九日新霜薄,群飛一網遮。
裘披楊柳絮,色染木犀花。
下箸欣鄉味,知儂憶故家。
金杯浮菊蕊,相映兩光華。
南海元戎禁從臣,卻升北斗捧星辰。
回頭五嶺忽千里,屈指十賢添一人。
笑別廣平堂下月,歸看太極殿前春。
一尊話別端何有,綠水青山更白云。
寶儲依舊接英游,蕩節何曾遠藻旒。
卿月使星銀漢曉,繡衣彩服太湖秋。
豺當道上狐何問,鷹擊霜前兔已愁。
火急平反供一笑,紫荷玉筍待君侯。
鸞臺長史老野僧,月前病鶴霜后蠅。文書海里袞不了,黑花亂發雙眼睛。
故人同舍尤太史,敲門未揖心先喜。袖中傾下十斛珠,五色光芒射窗幾。
自言天風來帝旁,拾得復古殿中云一張。向來太上坐朝罷,勝日光風花柳暇。
浣花仄理冰雪容,宣城雞距針芒鋒。天顏有喜聊小試,西京書目供游戲。
韓彭衛霍欣掛名,舒向卿云感書字。漢廷多少失意人,九京寸恨不作塵。
一朝翻入圣筆底,昭回之光喚渠起。小臣濫巾縫掖行,手抄孝經不徹章。
何曾下筆寫史漢,再拜恭覽汗透裳。太史結廬伴鷗鷺,錫山山下荊溪渡。
紅光紫氣上燭天,個是深藏寶書處。
人生春睡要足時,海波可干山可移。
珠宮宴罷曉星出,不是天上無鳴雞。
昨來坐朝到日落,君王何曾一日樂。
上林平樂半蒼苔,桃花又去楊花來。
天臺山秀古多賢,晚向池塘識惠連。
十載江湖州縣底,一言金石冕旒前。
方陪廷尉甘堂舍,又賦皇華小雅篇。
拾得澄江春草句,端能染寄仄厘牋。
清遠雖佳未足觀,真陽佳絕冠南蠻。
一泉嶺背懸崖出,亂灑江邊怪石間。
夾岸對排雙玉筍,此峰外面萬青山。
險艱去處多奇觀,自古何人愛險艱。
蒼龍觀闕啟槐宸,白玉階除振鷺群。
仗外諸峰獻松雪,霜前一雁度宮云。
舍人就日宣麻制,丞相瞻天進表文。
夙退自欣還自笑,素餐便當策殊勛。
殿上臚傳第一聲,殿前拭目萬人驚。
名登龍虎黃金榜,人在煙霄白玉京。
香滿乾坤書一卷,風吹鬢發雪千莖。
舊時脫卻銀袍處,還望清光侍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