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北東林詩
二林乘興往,幾日見歸程。有翼便歸程。有翼便飛去,何勞更此生。
川長云迤邐,溪靜月分明。果熟僧相待,庭閑鶴自行。
搘頤檉櫛穩,遠夢石床平。是院水皆到,無窗書不盈。
登樓雙眼飽,倚檜片心清。夜永蓮花漏,殿高神運名。
參空寒嶠色,壓雨古松聲。早晚攜瓶入,孤吟猨鳥情。
二林乘興往,幾日見歸程。有翼便歸程。有翼便飛去,何勞更此生。
川長云迤邐,溪靜月分明。果熟僧相待,庭閑鶴自行。
搘頤檉櫛穩,遠夢石床平。是院水皆到,無窗書不盈。
登樓雙眼飽,倚檜片心清。夜永蓮花漏,殿高神運名。
參空寒嶠色,壓雨古松聲。早晚攜瓶入,孤吟猨鳥情。
懷著興致前往二林寺,不知幾天后才能踏上歸程。若有翅膀真想立刻飛去,何必再在這塵世中勞頓此生。山川悠長,云朵連綿不絕;溪水靜謐,月色格外分明。果實成熟,僧人在等待;庭院清閑,仙鶴自在行走。靠著用檉木做的梳子托著下巴很安穩,在石床上做著悠遠的夢也覺平坦。這座寺院里水都能流到,每扇窗下書都堆得滿滿的。登上高樓雙眼看飽了美景,靠著檜樹內心一片清凈。長夜中蓮花漏在計時,高大的佛殿有著神運的美名。參悟著空寂的寒嶺景色,聆聽著壓過雨聲的古松濤聲。早晚我會帶著水瓶進入寺中,獨自吟詠與猿鳥相伴的情懷。
二林:指廬山的東林寺和西林寺。
迤邐:形容曲折連綿。
搘頤:托著下巴。檉櫛:用檉木做的梳子。
蓮花漏:古代的一種計時器。
神運名:寺院可能有神運的傳說得名。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在游覽廬山二林寺時有感而發。當時詩人或許對塵世生活感到疲憊,而山寺的清幽寧靜讓他心生向往,從而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山寺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追求。
瑤臺夜滴金莖露,水殿涼生玉枕風。 臥看星河歸閣晚,月斜疏影轉梧桐。
急景易如流水去,浮名終與白云空。 何如幾曲秋溪上,醉泛一舟雨中。
一室蕭然數卷書,三年冷掾出無驢。 每因芳草憂鵜鴃,苦詠場苗羨白駒。 俗吏何嘗知大體,清朝方急用真儒。 燕臺此去流聲實,見說諸公誦子虛。
曹公長劍一杯酒,鄭子孤云萬里心。 神駿莫辭觀馬廄,深沉久合寄書林。 禮闈聯事幾三月,詞客悲秋共一音。 獨有何郎詩思苦,空階點滴伴清吟。
老至登臨興未窮,扁舟幾欲拭秋風。 能開勝地留連我,只在高人指雇中。 暮靄先昏瓜步港,寒潮猶打蒜山宮。 請君剩汲中泠水,客至何妨酒屢空。
答謝絲綸出鳳幃,龍頭獨占姓名魁。 三千禮樂林中會,五百英雄背后隨。 席列綺羅陳玉食,花簪冠帽映金緋。 情知寶富榮華處,深沐天恩雨露肥。
清朝賜第綴群英,器淺如何向晚成。 細把愚衷攄騫諤,惟其圣德在高名。 桑榆奉對慚韋布,恩澤叼封冠姓名。 睿眷天隆何以報,敢將忠節誓平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里過。 知是人家花落盡,菜畦今日蝶來多。
策勛萬里 ,笑書生骨相,有誰相許?壯志平生還自負,羞比紛紛兒女。酒發雄談,劍增奇氣,詩吐驚人語。風云無便,未容黃鵠輕舉。 何事匹馬塵埃,東西南北,十載猶羈旅?只恐陳登容易笑,負卻故園雞黍。笛里關山,樽前日月,回首空凝佇。吾今未老,不須清淚如雨。
大樹無枝向北風,十年遺恨泣英雄。 班師詔已來三殿,射虜書猶說兩宮。 每憶上方誰請劍,空嗟高廟自藏弓。 棲霞嶺上今回首,不見諸陵白露中。
十年辛苦未曾閑,笑指青云咫尺間。 富貴不從人所愿,功名卻與命相關。 詩書再把從頭讀,論策還將著意刪。 料想廣寒丹桂在,高枝留待我來攀。
佳人臥病動經秋,簾幕襤縿不掛鉤。四體強扶藤夾膝, 雙環慵整玉搔頭。花顏有幸君王問,藥餌無徵待詔愁。 惆悵近來銷瘦盡,淚珠時傍枕函流。
花未全開月未圓,看花待月思依然。 明知花月無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憐。
高列千峰寶炬森,端門方喜翠華臨。 宸游不為三元夜,樂事還同萬眾心。 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間和氣閣春陰。 要知盡慶華封祝,四十余年惠愛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