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黃損
莊周指我悟榮生,買得衡山十里青。
卻許野禽棲竹徑,不教凡客扣柴扃。
橫琴獨坐泉圍石,倚棹長吟月滿汀。
珍重零陵舊知己,菱花時把照星星。
莊周指我悟榮生,買得衡山十里青。
卻許野禽棲竹徑,不教凡客扣柴扃。
橫琴獨坐泉圍石,倚棹長吟月滿汀。
珍重零陵舊知己,菱花時把照星星。
莊周啟發我領悟了榮耀人生的真諦,我買下衡山十里清幽之地。允許野禽棲息在竹徑,不讓凡俗之客來敲柴門。獨自坐在泉石環繞處彈琴,倚著船槳在月光鋪滿小洲時長吟。我十分珍視零陵的舊知己,時常拿著菱花鏡照看自己的白發。
莊周:戰國道家代表人物,這里借其思想啟發。
榮生:榮耀的人生。
柴扃:柴門。
橫琴:彈琴。
倚棹:靠著船槳。
零陵:古地名。
菱花:指菱花鏡。
星星:形容頭發花白。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受道家思想影響,向往隱居生活,買下衡山之地隱居,在這期間寫下此詩寄給零陵的舊友,表達自己的生活狀態和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隱居生活的閑適與對舊友的情誼。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質樸。在文學上體現了當時文人對隱居生活的追求和情感表達。
天涯何處,望蒼江渺渺。縱算解飛人不到。笑雙丸烏兔,兩鬢霜蓬,聊爾耳,那是人間三島。黃粱初夢覺,起看孤云,還自長歌自長嘯。不記桃源何地,橘渚何年,生涯事、惟有爐煙茶灶。問先生誰友,有白石青松,共成三老。
白首機心息,何妨識者稀。糟丘堪自老,斥鴳豈高飛。豪俠千金盡,窮愁萬事違。首陽人不作,薄采故山薇。
宇宙中間,還獨笑、誰疏誰密。正從容行處,山停川溢。鐘鼎勒銘模物象,山林賜路開行篳。要不如、胸次祗熙熙,無今昔。便百中,穿牙戟。怕六鑿,生虛室。為幽香小佇,旋供吟筆。人事未須勞預慮,天公渾不消余力。看雨馀、云卷約簾旌,明紅日。
赪霞駐馀光,老樹生暮色。回風戀叢薄,清響不暫息。解鞍憩驛庭,景物喜岑寂。梧桐月一輪,絡緯秋四壁。起來坐徘徊,露華滿庭白。
客中尋覓楚騷魂,喜見梅花雪影痕。玉樹風摶雙舞鳳,瑤池歌涌六朝門。劫余合續前賢曲,焦尾期傳后世孫。酒畔吟懷思贛水,滕王閣上共豪吞。
泉流縈帶戛冰玉,石壁深窈寒侵衣。開鑿應勞造化力,窟宅如待靈仙歸。
曰暮盧龍暫解鞍,霜風最苦北平寒。重關自古分遼薊,二水從茲合漆灤。孤竹千家當市口,虎頭一石在城端。重魚味美羊酥嫩,醉聽邊歌至夜闌。
雪似瓊花鋪地,月如寶鑒當空。光輝上下兩相通。千古誰窺妙用。若悟珠生蚌腹,方知非異非同。陰陽相感有無中。恍惚已萌真種。卷地朔風凜凜,漫天瑞雪霏霏。園林萬木變枯枝。因甚松篁獨翠。只為春花競發,卻教秋葉爭飛。若無榮盛便無衰。悟此方名達理。密布同云萬里,六飛玉糝瓊鋪。清歌妙舞擁紅爐。猶恨寒侵尊俎。誰念山林路險,獨行跣足樵夫。莫驚苦樂□殊途。陽□皆由陰注。雅士常多雅□,□□□□□懷。雪溪□□□舟來。興盡何須見戴。恰似□云出岫,豈拘宇內形骸。超然物外遠塵埃。到此方為自在。冬至一陽初動,鼎爐光滿簾幃。五行造化太幽微。顛倒難窮妙理。遇此急須進火,速修猶恐遲遲。茫茫何處問天機。要悟須憑師指。一夢浮生未覺,三冬短晷堪驚。天高誰解挽長繩。系住流年光景。須信陰陽有定,非關歲月無情。若教心地湛然清。日在壺中自永。四序常如轉轂,百年須待春風。江梅何事向嚴冬。早有清香浮動。只為六陰極處,一陽已肇黃宮。陰陽迭用事何窮。此是乾坤妙用。獨坐閑觀瑞雪,方知造化無偏。不論林木與山川。白玉一時裝遍。梁苑休尋賦客,山陰莫上溪船。三杯醉□意陶然。夢后瑤臺閬苑。仙道于人不□,□□□□□□。坎離□□□無窮。不信浮生若夢。君看□□窨雪,尋常見睍消熔。能令新舊再相逢。此是如何作用。
一從羈客落天涯,兩見青春管物華。黃鳥相呼如喚友,杏花雖好不為家。平川渺渺際煙樹,遠戍悠悠隱暮笳。惟有蘿峰舊時月,傍人深夜印晴沙。
往在舅氏旁,獲拚堂上帚。六經觀圣人,明如夜占斗。索居廢舊聞,獨學無新有。羨子杞梓材,未曾離矯揉。
先友多名士,存亡幾許人。惟公且彊健,于我更情親。出處論心晚,音書枉誨頻。素車今日會,誰與共傷神。
歷歷齠年事,分明昨與今。不因清話久,那悉故情深。歲月且遲暮,官曹寧陸沉。所欣同巷陌,伏臘每招尋。
維夏有霰,冬則雷兮。赫彼靈臺,猰?來兮,血人于隈兮。維夏有雹,冬則燒兮。赫彼阿閣,?梟遨兮,食母于筄兮。人之血也,菑其所也。母之食也,誰育女也。麟逝于磧,鳳翔于野。彼蒼者何。人之血也,人之菑也。母之食也,育汝誰也。麟戢其趾,鳳揫其儀。彼蒼者何。
蘊禮容,馀樂度。靈方留,景欲暮。開九重,肅五達。鳳參差,龍已秣。云既動,河既梁。萬里照,四空香。神之車,歸清都。璇庭寂,玉殿虛。浚化凝,孝風熾。顧靈心,結皇思。
閘河初放鼓田田,辛苦挨幫拽幾船。惟愿漕渠春水滿,任官來索賽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