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山二十詠(幷序) 天泉池
魚鱗息枯池,廣之使涵泳。
疏鑿得蒙泉,澄明覩明鏡。
魚鱗息枯池,廣之使涵泳。
疏鑿得蒙泉,澄明覩明鏡。
原本干涸的池塘里魚蹤不再,拓寬之后讓水波得以蕩漾。疏通開鑿引出蒙泉之水,清澈明亮如同見到一方明鏡。
魚鱗:此處指干涸池塘中魚的痕跡或水紋殘留。
息:消失,停止。
廣:拓寬、擴大。
涵泳:水波動蕩、包容流動的樣子。
疏鑿:疏通開鑿。
蒙泉:指自然涌出的泉水,此處因疏通而顯現。
澄明:清澈明亮。
覩(dǔ):同“睹”,看見。
唐元和八年(813年),福州刺史裴次元于冶山(今福州屏山)南辟為球場,依傍山體建亭,并創作《冶山二十詠》組詩,共二十題(如《天泉池》《望京山》等),每首六句。此詩為其中《天泉池》篇,現僅存四句殘句,錄于南宋《淳熙三山志》。
此詩簡要記錄裴次元整治天泉池的過程及池景特征,語言質樸,是研究唐代福州冶山景觀建設與詩歌創作的珍貴資料。
扁舟覽勝故人同,勝境分明似畫中。陰洞滿厓無路到,晴巖一竅與天通。留傳剩見神仙跡,開辟冥思造化功。我有鄉山歸未得,不堪回首白云東。
滿天飛雪少人行,野寺東邊鶴數聲。閒淡可參仁者靜,豐神已造圣之清。嘗稱宮閣曾相見,不道孤山浪有名。欲折一枝供大士,疏籬隔斷水盈盈。
斫盡江邊楊柳梢,要教新歲換新條。老夫也鑷霜須鬢,鑷卻霜根出雪苗。
是心亦猶人,我豈悲富貴?極知得有命,常恐墜不義。才薄未易稱,去來矧難系。何如田南山?食力差少愧。
玉宇天高對廣寒,清輝照見酒腸寬。神蹤要覓三生石,仙藥須憑九轉丹。宋璟多應趨宰輔,鄭虔祇合老儒官。山川萬里秋空闊,好趁西風挾羽翰。
小池寬一丈,涵漾秋萍靜。浮魚唼清光,潑剌尾一挺。晚花繞竹架,懸瓜垂玉梃。粲粲蝴蝶來,上下舞雙影。秋意潛何方?兀兀心一警。
兩國兵難解,三春花自飛。愁因春鳥喚,心逐暮鴻歸。
人間幾桃李,漫漫化泥塵。不恨收功晚,新年第一春。飯顆從嘲瘦,湘流獨占清。失身到東閣,聊復對簪纓。未學回風舞,初成拜月妝。故令青女妒,一夕月階霜。急霰爭璀璨,仙摽不解寒。漢家趙飛燕,偏許雪中看。云澹江皋晚,飛香到短篷。望窮渾不見,恨滿白蘋風。袖寒倚脩竹,暗起著人香。聯影黃昏月,亭亭上璧珰。雖無適俗韻,亦有可憐香。定自嫌朱粉,翻成點點黃。墮蕊香猶嫩,空枝影半橫。江湖無限思,不獨為莼羹。
遁世原無悶,心情總不如。春迷江市雨,塵暗草堂書。寂寞千秋業,酸辛一代儒。庭前松色好,吹綠滿窗虛。
下馬陵西是妾家,十三曾學理琵琶。自從流落商船上,幾度春風怨落花?
畫簾花暖春云香,金尊酒滿蒲萄光。玉童雙歌按清商,門前珠履來成行。鳳生三雛一雛翔,淩歷紫清棲柏梁。兩雛膝下斑衣裳,春風對舞送霞觴。山中之臞煉鉛霜,潔身獨立遺天常。槁項黃馘同枯桑,人生七十齊高堂。腰有綠綬懷銀章,俯仰無愧終康強。滑甘滫瀡供時嘗,三山弱水是何方。
清夢回時短發搔,百年身世寄輕舠。夜深浪靜魚龍蟄,天地無聲一枕高。
紅樹黃茅野老家,日高山犬吠籬笆。合村會議無他事,定是人來借花時。
絕頂軒窗納晚晡,下方燈火聽鐘魚。天連震澤涵元氣,地涌浮圖切太虛。涼立松風觀石溜,晚尋樵徑扣僧廬。孤亭山麓荒苔積,猶想幽人夜讀書。澗石縈紆紫竹叢,晴云吹落水晶宮。夜寒身宿群峰頂,花盡春歸萬木中。儻買山田營破屋,時過僧寺駕孤篷。只應渺渺軒前路,杖履長陪鶴發翁。
女兒剔指甲,銅盤落神龍。誤謂古琴弦,彈之應黃鐘。解弦棄階下,何以別沙蟲。展轉臥污泥,不覺隨射工。一夕聞雷聲,自悔失所從。振鬣能興云,蜿蜒入天宮。習知含沙態,謂帝勿復容。寧當負私心,不敢欺至公。始識貧賤交,無為信心同。惟有道義盟,庶幾能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