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偈 四十五
無念清涼寺,蘊空真五臺。
對鏡心無垢,當情心死灰。
妙理于中現(xiàn),優(yōu)曇空里開。
無求真法眼,離相見如來。
若能如是學,不動出三災。
無念清涼寺,蘊空真五臺。
對鏡心無垢,當情心死灰。
妙理于中現(xiàn),優(yōu)曇空里開。
無求真法眼,離相見如來。
若能如是學,不動出三災。
心中無雜念就如同清涼的寺廟,內蘊空明好似真正的五臺山。面對外界誘惑內心沒有污垢,面對情感波瀾內心如死灰般平靜。奇妙的道理會在這心境中顯現(xiàn),如同優(yōu)曇花在虛空里開放。不要執(zhí)著追求所謂的真法眼,離開表象才能見到如來。如果能像這樣去修行學習,身心不動就能超脫三災。
無念:指內心沒有雜念。
蘊空:內蘊空明。五臺:五臺山,佛教圣地,這里象征清凈空明的境界。
對鏡:面對外界的誘惑或事物。垢:污垢,比喻內心的煩惱和雜念。
當情:面對情感之事。死灰:比喻內心平靜,沒有波瀾。
優(yōu)曇:優(yōu)曇花,傳說三千年一開花,象征稀有難得的妙法。
真法眼:指能洞察佛法真諦的智慧。
離相:離開事物的表象。如來:佛的一種稱謂。
三災:佛教術語,有小劫三災(刀兵、疾疫、饑饉)和大劫三災(火災、水災、風災),這里泛指各種災難。
此詩偈應是佛教修行者所寫,創(chuàng)作于佛教修行的環(huán)境中。當時佛教發(fā)展,修行者們注重內心的修行和對佛法的領悟,詩人可能在修行過程中有所感悟,通過詩偈來表達自己對修行境界和佛法真諦的理解。
這首詩偈主旨是宣揚佛教的修行理念,強調內心無念、空明的重要性,通過修行達到超脫災難的境界。它以簡潔的語言闡述深刻的佛理,在佛教文學中有一定的價值,為修行者提供了修行的思路和方向。
南風連天吹不止,雨急翻江潮頭起。村村打鼓防水來,城外忽添三尺水。水洶洶,哀吾農。高田束手已無策,須臾又作蛟龍宮。我來城邊望,四野陰凄凄。群呼走登屋,屋倒不可棲。殘陽一角悲秋草,白骨千年終不保。有家還比無家愁,有田轉羨無田好。吁嗟乎!此日之災更切膚,民隱不達將潰疽。縣官恐,蹌踉趨。請蠲議賑語郡守,郡守不問民其魚。越日郡守來,云是親勘災。茫茫大水不得進,高田低田安在哉!君不見,大江邊,慘呼天。棄兒為蛇食,賣兒不值錢。挈老攜幼餓且死,十里五里無人煙。生年三十五,讀書亦荷補。況今手無尺寸柄,未得與爾訴冤苦。側聞災簿上有司,見之忍使將流離?民兮民兮聽吾語,圣朝寬大爾所知。
枝上黃鶯漸露身,飛英歷亂墮紅塵。將隨薜荔依山鬼,難共靡蕪待美人。河北名園貪結子,武陵歸棹欲迷津。香車寶馬緣都盡,天與幽人一錦茵。
不到茲山二十年,豈知重見舊山川。煙深雖不見湖水,且看長空萬里天。
眉間見喜氣,行人有歸期。
草堂數(shù)仞墻高峻,美富群兒那許窺。當代幾人能具眼,退之而外有微之。不獨江西爇瓣香,推崇語早著蘇王。后賢不解源流溯,苦劃鴻溝別宋唐。唐人詩論有家風,表圣殷璠一脈通。莫怪蹄涔才調集,洪瀾全障浣花翁。異軍韓白起中唐,太歷詩旗卷不張。傳得輞川清澹致,漫將風格貶錢郎。學杜唐人一義山,體兼昌谷恨幽閒。當年盡作扁舟句,高渾真堪透圣關。蘇雄梅老最心知,六一風流迥出時。不道攀韓凌杜手,卻慚常尉五言詩。派啟西昆自大年,玉溪深寄幾人傳。鹿門特眼拈清愴,饾饤寧勞覓鄭箋。驚人語豈在奇雄,改罷長吟幾費工。識得后山深細處,不應衣缽嗣涪翁。
同云忘凍。密雨廉纖飛動。寒色侵人,正好飛觴。鳳炭紅生,共約氈爐會,莫聽空階滴斷腸。一望江南煙鎖,飄零病葉黃。遙想長安,天氣高寒處,早慶豐年雪片狂。
除夕風霜節(jié),家人錦綺筵。舌頭馀鳳髓,鼻觀欠龍涎。玉餅聊分餉,金爐試一燃。更將國香匹,何似海南煙。半載隨蓬轉,中宵送夜分。酒供文字飲,香對圣賢焚。羨子迎偏老,呼兒酌細君。勸酬交錯里,款款鴨爐薰。
一臥空江晚,風前得子書。詩歌猶磊落,酒病未蠲除。雨過嵐陰合,霜清木葉疏?;膱@秋色老,日涉更何如。
思君晨夕渾難釋,夢里歡娛覺后空。獨飲小窗鐙燼后,不眠終夜雨聲中。青炊云壑堂前豆,碧洗柑園閣下桐。少壯依依形與影,殘生回首樂何窮。
四海人物如晨星,老成典型公一人。秋月玉壺光皎皎,飛鸞不驂翔八表。寒花晚節(jié)紛其香,春風筆底多甘棠。景定東南民力竭,天畀福星照南粵。盡洗蠻煙瘴雨塵,藥洲草木欣然春。至今民拜寬分賜,古有今無此廉吏。清風去后凜冰臺,前度劉郎又復來。閫府清明民快活,滿腔子仁活潑潑。一十四州生意多,海鰲不動紅牙高。治平奏最居第一,生平受用惟一實。一朝徵入作侍郎,晉升邃閣侍華光。國家多難予誰與,嗣王小毖新求助。矧今耆俊莫如公,泰內君子上下同。大用之機其在此,周公冢宰毋專美。不然成王方幼沖,何為袞衣赤舄先歸東。送公此行登鼎席,南豐瓣香此昕夕。他時英俊館翹材,桃樹應思去后栽。
草屩穿煙,筠篩漉月,水村風景如畫。枉嘆無腸,空憐比目,葑荇微陰堪籍。閑了垂綸手,伴蟹火、一星深夜。只愁網起桃花,數(shù)枝萍蒂縈惹。長憶撈秋澗底,對舊雨杯盤,宵半情話。露濕須簾,云扶鬣杖,鄉(xiāng)味依依茅舍。鮭菜荒生計,孤俊約、扁舟同下。聽罷啼鵑,蠡湖重醉新鲊。
沒處既非假,埋時莫問真。先生不可作,大雅向誰陳。披草看殘碣,臨風薦白蘋。耒河通汨水,知己有靈均。無憑唯白骨,不朽是遺名。風雅歸唐史,牢騷似屈平?;撵襞R古渡,疑冢傍孤城?;隁馇镌?,難忘戀闕情。迢遞辭巴蜀,歸魂路恐迷。莫言林麓惡,不及浣花溪。背郭諸峰抱,前村萬木齊。西風一憑吊,悽惻罷留題。
蠶叢行十里,勞頓漸難禁。嶺峻人如豆,山荒草似林。澗泉奔瀨急,巖徑入云深。小憩茅亭下,烹茶許細斟。
繞堤莎草綠纖纖,老里吟情覺未厭。應是踏青天氣近,柳條多插野人檐。
曠士想鯤游,大圣循鷇食。鴻歸皋氏舂,布就朱家匿。平生失汎愛,而我忽相得。玄豹韜南山,紫駝奔北狄。安得千日酒,醉彼二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