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復禮禪師《真妄偈》(題擬)
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即止。
能迷非常迷,安得長相似。
從來未曾悟,故說妄無始。
知妄本自真,方是恒妙理。
分別心未忘,何由出生死。
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即止。
能迷非常迷,安得長相似。
從來未曾悟,故說妄無始。
知妄本自真,方是恒妙理。
分別心未忘,何由出生死。
迷惑于真如之理,虛妄的念頭就會產生;一旦悟得真如之理,虛妄就會停止。能讓人迷惑的并非是長久的迷惑,怎么會一直保持不變呢。從來都未曾開悟,所以說妄念沒有起始。知道妄念本質上就是真如,這才是永恒的妙理。分別的心思還未忘卻,怎么能脫離生死輪回。
迷真:迷惑于真如之理。真,指真如,佛教認為是事物的真實狀況和性質。
妄念:虛妄的念頭。
恒妙理:永恒的妙理。
分別心:指對事物進行區別、分辨的心思。
此詩可能創作于佛教思想較為盛行的時期,當時禪學發展,禪師們常以偈語來傳達佛法教義。作者答復禮禪師的《真妄偈》,是在與禪師交流探討真妄之理,表達自己對佛教教義的理解和感悟。
這首偈語主旨是闡述真妄的關系以及如何脫離生死輪回。其突出特點是用簡潔的語言表達深刻的佛教哲理。在佛教文學中,這類偈語有助于傳播佛教思想,對后世佛教修行者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在昔歌詩義,嘗關治亂音。流傳縱今體,陶寫亦吾心。未答論交作,還賡送別吟。識君于此道,亦復用功深。
臘前剛頗滿城春,看到繁枝卻妒人。昔日橫斜空蘸水,一時風韻獨驚塵。化身千億心無礙,著眼尋常境每新。吩咐翠禽休托宿,隔溪桃李倍傷神。
白虎巖前秋已闌,黑云疏雨洗林巒。鐵花煙落石泉冷,羽井苔深霜月寒。隱浦疾帆風去飽,疏寮森木曉催丹。清齋不許盤餐入,辜負湖山冷淡看。
客里新年思不禁,篷窗擁被自孤吟。燒鐙門巷煙花濫,濕雪樓臺爆竹瘖。驥伏漸消豪士氣,鴻嗷難遣故園心。梅開鄧尉無多路,夢里沖寒試一尋。
海頭已白藏頭黑,老去心情總不堪。請唱德山歌一曲,卻能打鼓似關南。
向曉入幽谷,千巖秋氣清。斷崖飛瀑布,碎石咽灘聲。地僻人難到,山深鳥自鳴。崎嶇三十里,一角露層城。
水繞山圍紫翠堆,梵宮高倚白云隈。平階新筍參差出,空澗幽花次第開。萬壑松聲風遞過,滿溪云氣雨將來。惟存甘露荒亭在,寂莫年年長綠苔。
曲沼荷錢碧,繁枝榴火紅。行帆流水夢無蹤。翹首白云當戶、疊奇峰。梁燕綢繆語,懷人寥寂中。關河百二路重重。難向溪頭雙鯉、問詩筒。
龍虎戰百六,烏兔交七九。坎離直寅申,艮巽司卯酉。一粒同朱橘,千古永不朽。八月十五夜,三杯冬至酒。
去年馬上折梅花,今夕匡廬度歲華。風雪苦寒如北土,每因時節恨無家。十年客淚不曾乾,丘壟成行骨肉殘。為報淮南兄與弟,紫髯憔悴未為官。
貧老嗜謳吟,郁郁長安邸。風雅豈能當,愁懷聊自弭。繞徑塞蓬蒿,終歲絕行軌。杰士求知音,訪我數千里。投贈非南金,相慕在蘭茝。翩翩以其鄰,圭竇羅英偉。秋風吹行云,奄忽隔山海。已覺傷離群,君復戒行李。名勝恣遨游,我情徒迤邐。振衣躡高岑,應悲在泥滓。旅雁鳴高空,春北秋復南。豈獨避寒暄,江海有遐心。今君欲遠適,感我一何深。百花競時榮,芬芳發中林。游云無滯跡,高飛慕幽岑。平生抱微尚,五岳思追尋。困頓不能前,跂睇徒悲吟。對君寫中曲,朱弦張素琴。霜雪作春寒,凜凜天地陰。仰首羨冥鴻,俯首悲陸沈。
居然入畫。奈生成薄命,浪開虛謝。荒岸野坡,一幅斜陽天邊掛。沙蒙塵鎖朝還夜,從未識、朱闌翠架。香微色淡,不親蜂蝶,并忘春夏。嬌姹。纖紅碎白,也時來傍,廢樓頹榭。歌舞已空,不見云鬟簪珠帕。可憐空襯王孫馬。在十里、短長亭下。凄凄抱影無言,東風過也。
衲僧之勇惟法戰,鐵作渾身猶百煉。不知誰是取讎家,直入南方行一轉。上門上戶眼如鈴,有么有么機如電。剔起便行何處尋,聲前句后新羅箭。
含元殿會將心攜,備撤江淮直到齊。亡國六龍逾塞北,回軍兩虎斗關西。致書絕幕無歸雁,流木馮河一駭犀。天下奇男中道死,頹城慟煞杞梁妻。
冷宦門羅雀,高軒間不過。似聞諠棰楚,莫恨笑弦歌。會意庭前柏,輸香水面荷。道人觀物妙,宴坐養天和。風號天籟怒,雷引雨聲長。但喜書帷潤,那知酒斝涼。夜光宜月露,霽色醒松篁。通介從流俗,徐公自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