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偈 八
古時不異今,今時不異古。
生事日日滅,有所不能作。
世上乏錢財,守空無貨賂。
理詩日日新,朽宅時時故。
聞船未破漏,愛河須早渡。
出過三江口,逍遙神自悟。
損之又損之,俄成貝多樹。
臨行途路難,無船可相渡。
業老見閻公,沒你分疎處。
若見優曇花,處處無疑慮。
古時不異今,今時不異古。
生事日日滅,有所不能作。
世上乏錢財,守空無貨賂。
理詩日日新,朽宅時時故。
聞船未破漏,愛河須早渡。
出過三江口,逍遙神自悟。
損之又損之,俄成貝多樹。
臨行途路難,無船可相渡。
業老見閻公,沒你分疎處。
若見優曇花,處處無疑慮。
古代和現在沒有差異,現在和古代也一樣。生活之事一天天減少,有些事已力不能及。世上缺少錢財,只能守著空無,沒有財物可送。研習詩歌每天都有新感悟,破舊的房屋卻日益陳舊。聽說船還沒破損漏水,在愛欲之河要趁早渡過去。駛出三江口后,逍遙自在中自然能領悟真諦。不斷地減少欲望,很快就能修成正果。到臨終時路途艱難,卻沒有船可渡。年老業重見到閻王,就沒地方為自己分辯了。如果見到優曇花,處處都不會有疑慮。
生事:生活之事。
貨賂:財物。
理詩:研習詩歌。
朽宅:破舊的房屋。
愛河:佛教語,指愛欲之河。
三江口:泛指江河交匯處。
貝多樹:即菩提樹,佛教認為在此樹下修行可成正果。
閻公:閻王。
分疎:分辯。
優曇花:佛教傳說中的祥瑞之花。
此詩偈應創作于佛教文化盛行時期,作者可能是一位修行者,在感悟佛法的過程中,看到世人沉迷愛欲、不知修行,為勸誡世人珍惜時光、早日修行而作。
這首詩偈主旨是勸人修行,擺脫愛欲。其特點是語言通俗,以日常之事和佛教意象闡述佛理。在佛教文學中有一定價值,能引導信眾思考修行和生死問題。
乃翁精忠貫日月,一門挺秀俱瑯玕。丹山飛來兩雛鳳,碧梧翠竹皆停鸞。武陵溪邊忽相遇,口角流涎誦詩句。盧溪摩頂欲作語,他日云霄還記否。
貳師將軍初出師,橫行十萬羽林兒。隔河追斬呼韓將,烏壘高懸太白旗。
惟帝佑德,卿云發祥。紛紛郁郁,五色成章。奉日逾麗,回風載翔。歌薦郊廟,播厥無疆。
仙師兩度奏通明,曾有微名記上清。怎奈瑤池阿母意,不教丹箓授書生。
倦即拋書隱衲衣,虛舟到處是禪機。憑君穩誦彌陀佛,待我功成拂袖歸。
鐘山雨過翠成堆,竹里清風作陣來。愛竹看山有真樂,高人遠矣憶追陪。
旦奭行間著季真,黃冠不合附青云。二南風里君知么,添個委蛇退食人。劉郎寫照妙通神,三老圖成又一新。只道老韓同傳好,被人指點也愁人。
此日登臨六合寬,不知浩蕩幾何關。云間畫棟疑無地,檻外長江更有山。鳴世才華千古在,逼人星斗九天寒。憑欄欲語興亡事,仰止忠祠鼻已酸。
秋入燕城白雁飛,曉承新命下彤闈。棄繻關吏猶能識,題柱仙郎今始歸。錦里霞觴開壽域,故園芳草答春暉。霅川花木遙相待,早向東風動客衣。
韓子遷謫地,千載厚人文。會通方成化,遺澤被斯民。鱷渡秋風爽,開元寺院深。湘子橋樹老,文公祠墨殷。楓溪薈眾藝,入眼嘆紛紜。謫宦沉船渺,賢達修葺存。書院千年古,學府百歲新。韓江秀其貌,韓山慧其神。杏壇傳薪火,春風作育人。家家親翰墨,詩書禮樂淳。彬彬文與質,桃李馥芳馨。文曲千年別,重來降饒門。選堂承天運,大才曠世尊。學驚天下士,藝絕四海倫。里人頻額手,焚香謝天恩。復有風華子,學術夸吳陳。承學康樂士,平原未名人。文章稱國手,清流據要津。宗風代代業,文華歲歲勛??〗鼙殄居?,舉世敬潮人。
人子愿親壽,今古心所同。賦命本於天,所愿寧悉從。懿哉裴氏母,執德柔以恭。相夫務勤儉,訓子親和熊。婦道與母儀,二者備厥躬。所以獲天祐,具此壽福隆。夫貴子亦顯,乃荷鸞誥封。冠帔何煇煌,發白顏如童。年今屆八帙,目明耳猶聰。華旦稱壽觴,綺席生香風。翩躚五綵衣,拜舞春融融。冀母踰百歲,更祝繁禧崇。
泊灘樵且爨,晚興倚芳洲。秋色行看老,蘆花已白頭。
南去滁陽日未西,四山環聳碧天低。溪浮荇帶牽魚尾,風落榆錢襯馬蹄。社后已看玄鳥至,春深時聽杜鵑啼。鄉關回首多芳草,漫把王孫歸路迷。
平生壯士氣,可以摧三軍。念兒到中宵,銷盡不復存。
秋蟾躍出明月腹,光焰照人雙眼開。何事不歸天上去,有時還傍海邊來。靈探理窟鬼神泣,影落寒潭魚鱉猜。且待烹茶澆汝口,爐中笑指折鐺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