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亭即事
桃李皆開盡,芳菲漸覺闌。
鳥聲愁暮雨,花色寂(疑)春寒。
倚石攀藤蔓,窺林數竹竿。
葛巾常半著,何處似當閑。
桃李皆開盡,芳菲漸覺闌。
鳥聲愁暮雨,花色寂(疑)春寒。
倚石攀藤蔓,窺林數竹竿。
葛巾常半著,何處似當閑。
桃花和李花都已開盡,芬芳的景色漸漸衰敗。鳥兒的叫聲在暮雨中讓人發愁,花朵的顏色在春寒里顯得孤寂。倚靠在石頭上攀著藤蔓,窺視樹林細數著竹竿。常常半戴著葛巾,哪里能像此時這般閑適。
芳菲:花草的芳香,這里指盛開的花朵。
闌:盡,殘。
葛巾:用葛布制成的頭巾。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在暮春時節。此時詩人身處自然環境中,可能是在經歷生活的一些起伏后,于閑適時光里有感而發,借景來表達內心復雜情緒。
這首詩主旨圍繞暮春之景與自身閑適狀態,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與對生活的感悟。
對酒當歌,朱顏未酡。日月其除,不樂奈何。周道茫茫,辟如羊腸。葆身藏名,唯有醉鄉。陰木貞心,烈士苦顏。微子之故,胡為永嘆。海水知寒,山石知雨。憂來攻中,誰當告語。河之悠悠,欲濟無梁。率彼曠野,霜露沾裳。斮桂為橑,葺蘭為宇。美人不來,吾誰與處。
已絕登臨望,烽煙盡改觀。斷鈴凄暮雨,枯樹倒危欄。江水不留影,高峰空自寒。西風殘照里,歸雁入云端。
丈夫遇知己,勝如得美官。棲棲無聊中,握手意便歡。古來豪杰人,所就非一端。狂言與危行,初若不可干。從容兩陣間,一語九廟安。狐貉不外飾,而足御大寒。嗟嗟隴西李,愿識荊州韓。
聞說蘇州破,倉皇問故人。死生俱可悼,吾道一何屯。北去應無路,南藩自此貧。凄涼轉蓬客,淚盡浙江濱。
豫章城外發春帆,西望岷峨落日酣。故國蠶叢隨地迥,浮云鳥道與天參。政行定布秋官令,賦就多逢蜀客談。他日繡衣歸闕下,還因鴻雁憶江南。
滿天風雪倍春寒,兀坐懷人思渺漫。破帽蹇驢歸杜甫,舊廬塵榻臥袁安。暮年暫覺知心少,新歲尤憐會面難。擬學王猷夜乘興,孤舟蓑笠怯衰殘。
郁郁埋香刻翠珉,高風重惜鮑夫人。良妻內行思賢守,孝婦佳名重史臣。鸞影曉分金鏡月,鳳梭春暗錦機塵。云軿一去無消息,南澗東風長綠蘋。
瀟灑精廬此托家,暑風一幅岸烏紗。客來祇可烹茶待,旋督山童汲水花。
予心好讀書,四庫未常閱。予心好□辭,操觚未常輟。夫何阻前期,浮云蔽明月。翻思樵牧徒,默默心自悅。
隴右華宗貴,朝端懿范存。哀烏光列宿,駟馬慶高門。謁帝承明署,娛賓金谷園。人生忽至此,天道亦難論。
故人情況近如何。應被酒消磨。醉來笑倚娉婷臥,傷心處、暗揾香羅。肱曲紅生玉筍,鬢偏翠卷新荷。薰風枕簟屆時和。著我醉□歌。襄陽舊事今安在,風流客、屈指無多。休說玉堂金馬,爭如雨笠煙蓑。
月華滟滟水悠悠,圓月沈時曙色浮。自笑驅馳亦如月,東來西去幾時休。
鏡中幾上共三人,為問先生孰是真。自古圣賢皆不死,楮生何足托吾身。
送子上河梁,悲風下天荒。右顧渺太華,左顧迷扶桑。振衣千仞巔,風塵杳微茫。爾獨事遠役,駕言返帝鄉。對酒不能飲,慷慨情內傷。送君日以遙,思君日以長。安淂凌風翼,與子共翱翔。
地獄天堂愛憎分,歲華荏苒怎重溫。萬紅飛盡葬青冢,色界惟斯可實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