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黃三安仁山莊五首 三
車馬東城路,尋君至北山。
為從人境出,彌覺世情閑。
月在清潭上,風歸暗筿間。
此時心最得,長嘯不能還。
車馬東城路,尋君至北山。
為從人境出,彌覺世情閑。
月在清潭上,風歸暗筿間。
此時心最得,長嘯不能還。
我乘車馬沿著東城的道路,一路尋訪你來到北山。因為從塵世中走出,越發覺得世間的人情淡薄悠閑。明月映照在清澈的水潭之上,微風在幽暗的竹叢間吹過。此時我的心境最為舒暢,不禁放聲長嘯,都不想回去了。
和:和詩,依照別人詩的題材和體裁作詩。
彌覺:越發覺得。
筿(xiǎo):小竹,細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身處喧囂塵世,感到身心疲憊,在拜訪友人的過程中,于北山的清幽之境中尋得了內心的寧靜,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閑適寧靜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清幽之景烘托愉悅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閑適生活的感悟。
蒼顏白發紫云歌,舊說秦青奈爾何。一曲貫珠聽不盡,西風馀韻繞庭柯。
閑來最愛向峰巔,去索油鹽醬醋錢。云樹蒼巖尋杜仲,荊圍棘壘覓黃蓮。每從危崠穿嵐霧,又越寒溪濺澗泉。汗血斑斑無惱悔,此心已屬自悠然。
天涯淪落存知己,富貴全交有幾人。由我孤身常寂寂,任他余子自紛紛。書生到老終無用,君子從來能守貧。腸斷西窗空對酒,夢魂再不到吳門。
長嘆一聲歸去來,六龍高駕彩云回。獨流明月詩千首,萬古含光燭上臺。
泉生石底無泥滓,復映梅花清可憐。山人濯纓明月下,一夜高詠蕊珠篇。
少年快恩仇,辭家建邊勛。手中弄銑鋧,目空萬馬群。轉壁入不毛,水咽山留云。槥還親撫哭,悔識李將軍。
康州義烈光千載,徐老勤劬盡一身。及到成名略相等,須知忠孝是同倫。
東行初喜見青山,山色偏宜馬上看。明日濟南公事簡,玉泉飛雪漱清寒。
香玉對春未啄花,露根烘曉見紅霞。自非水月觀音樣,不稱維摩居士家。
轉得頭來已是遲,恰如曾未轉頭時。一錢覓得無及處,猶自區區誑阿誰。
宮樹參差帶苑墻,暖塵兼霧撲衣裳。新蒲細柳皆春色,紫燕黃鶯欲斷腸。沽酒客來花未落,祓除人去水猶香。老懷無復登臨賞,坐對鐘山到夕陽。
方舟共濟春江闊,訪我寒煙菰葦中。鼓柁斜沖蘋葉雨,鉤簾半怯杏花風。仙人壇上芝應碧,玉女窗中桃未紅。擬趁輕帆數來往,縹壺不惜酒如空。
暝云破紅日色微,輕舟冉冉灣寒磯。濕罾懸水水猶綴,回光倒射明珠璣。怯寒鷗鷺集沙觜,側身鼓翅疑忘機。何當置我蓬屋底,一聲欸乃中流歸。
妾似菡萏花,隨波上下生。郎如荷葉珠,蕩漾無定情。
八面疏欞掛夕陽,樓頭云色尚飛揚。屋梁咫尺親顏在,不用褰帷望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