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胡氏溪亭
亭與溪相近,無時不有風。
澗松生便黑,野蘚看多紅。
雨足秋聲后,山沈夜色中。
主人能守靜,略與客心同。
亭與溪相近,無時不有風。
澗松生便黑,野蘚看多紅。
雨足秋聲后,山沈夜色中。
主人能守靜,略與客心同。
亭子和溪流離得很近,每時每刻都有風吹過。山澗里的松樹一長出來就是黑黝黝的,野生的苔蘚看多了會覺得它是紅色的。秋雨充足,秋聲停歇后,山巒漸漸隱沒在夜色之中。主人能夠堅守寧靜,和客人的心境大致相同。
無時:沒有時候,即每時每刻。
澗松:山澗里的松樹。
野蘚:野生的苔蘚。
雨足:雨下得充足。
山沈:山隱沒。沈,同“沉”。
守靜:堅守寧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可能在游覽胡氏溪亭時,被周邊清幽寧靜的環境所感染,又與主人心境相投,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溪亭的寧靜之美和主人的守靜心境。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追求。
山拱羅城四面,柳營橫接江東。十年前事影隨風。今日宛如春夢。天下幾多郵驛,人生到處飄蓬。丹霞樓上再相逢。橫笛為君三弄。
蓮襯凌波步,筍浴影娥東。晚妝脂粉猶膩,雪潔弄春溶。卻似玉盤拈指,莫是金環脫腕,寶鏡逐華容。好個明珠顆,落在掌窩中。可人意,拿不住,握還空。騎鯨便欲深取,恐觸臥驪龍。奈玉春纖凍也,那壁團圓何處,有影卻無蹤。不上廣寒殿,便入水晶宮。
幾點疏雅謄柳條。江南煙草綠,夢迢迢。十年舊約斷瓊簫。西樓下,何處玉驄驕? 酒醒又今宵。畫屏殘月上,篆香銷。憑將心事記回潮。青溪水,流得到紅橋。
濛濛花上霧,五月海榴紅。 幽禽哢晴晝,葉底聽惺憁。
棲鴉流水點秋光,愛此蕭疏樹幾行。 不與行人綰離別,賦成謝女雪飛香。
君恩如草。秋至還枯槁。落落殘星猶弄曉。豪杰消磨盡了。放開湖海襟懷。休教鷗鷺驚猜。我是江南倦客,等閑容易安排。
枕障薰爐隔繡帷,二年終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應知。 天上人間何處去,舊歡新夢覺來時,黃昏微雨畫簾垂。
枕障熏爐隔繡帷,二年終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應知。 天上人間何處去,舊歡新夢覺來時,黃昏微雨畫簾垂。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停橈嚴瀨畫橋邊。水涓涓。鷺翩翩。午熱追涼,穿竹強留連。無奈日□□欲暝,吹短笛,*新蟬。家山只在水家源。隔云天。恨縈牽。愿得甘霖,逐日*歸船。惟有紫陽溪山月,隨著我,伴愁眠。
凍蕊凝香色艷新,小山深塢伴幽人。 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樣春。
小圃初晴風露光,含桃花發滿山香。 香花對酒心無事,倍覺春來白日長。
隔林殘日照孤亭,玄晏先生酒未醒。 入夜莫愁迷下路,昔人猶在逐流螢。
芳草霏霏遍地齊,桃花脈脈自成溪。 也知百舌多言語,任向春風盡意啼。
山嶺依稀偃月形,數層倚石疊空青。 幾回雪夜寒光積,直似金光照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