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幷序) 三十三
你若是好兒,孝心看父母。
五更床前立,即問安穩不。
天明汝好心,錢財橫入戶。
玉祥敬母恩,冬竹抽筍與。
孝是韓伯[俞](倫),董永孤養母。
你若是好兒,孝心看父母。
五更床前立,即問安穩不。
天明汝好心,錢財橫入戶。
玉祥敬母恩,冬竹抽筍與。
孝是韓伯[俞](倫),董永孤養母。
如果你是個好兒郎,要用孝心對待父母。五更天就立在父母床前,詢問他們是否睡得安穩。天亮后你有這份孝心,錢財也會源源不斷地進入家門。玉祥敬重母親的恩情,就像冬天的竹子長出竹筍一樣。孝順的人就像韓伯俞、董永,董永幼年喪父獨自贍養母親。
五更:古代計時單位,約凌晨3點到5點。
安穩:指睡得是否平靜、安好。
玉祥:可能是典故人物,但具體信息待考。
韓伯俞:漢代著名孝子,傳說他有一次因母親打他不疼而哭泣,因為覺得母親年老體衰,力氣不如從前。
董永:傳說中的孝子,為葬父而賣身為奴,后遇仙女相助。
由于資料有限,難以明確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但從內容來看,創作于重視儒家孝道文化的社會環境中,作者可能是為了宣揚孝道,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家庭觀念。
這首詩主旨明確,強調了孝道的重要性。通過具體事例勸誡人們要孝順父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經典之作,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孝道的重視。
簾卷朱霞拂翠蕤,九如堂曉映祥曦。
山中桂樹初歸客,海上桃花正熟時。
十載鹓鴻朱紱貴,千峰鸞鶴白云期。
瑯璈一曲長生酒,不羨商顏賦采芝。
翠合初疑無路往,
停鞭邂逅成清賞。
僧爐坐穩紙窗明,
細雨忽來山竹響。
四野耰鋤子,乘時亦長雄。黑祲連劍外,黃紙下莆中。仗鉞星辰動,推衣將卒同。西征遺詠在,未盡紀戎功。
俎豆賢祠遠,精靈故老傷。武侯忠不替,清獻道難忘。江漢真長逝,乾坤自耿光。經過春草后,淚盡百蠻鄉。
濂溪道學作模型,
垂老耽書手不停。
月必一周資默誦,
終身寢饋十三經。
渡海五千里,離家三四年。
春歸同是客,老健竟如仙。
鶴阜炫杯珓,鴛江競管弦。
南郊風景好,紀麗有誰編。
寒鐙既張,幽室有光。
豈無他人,惟子之良。
閉彼柴荊,今夕斯長。
鴉盤遠勢欲黃昏,我亦隨鴉入此村。
山小于拳浮岸腳,潮平如掌齧云根。
寒煙影里僧歸寺,黃葉聲中客打門。
杯酒盈盈殊解意,好銷塵夢醉詩魂。
融香一尺云,煖玉三竿渚。不知濯錦波,喚作桃花雨。
沙鳥催朝梵,湫魚趁夜潮。無心戀城市,來去任蘭橈。
不礙荒江曲,題詩杖竹筇。
鄉心三戶水,秋色六朝松。
夢幻能無著,虛空定所從。
沃洲山路塞,緣汝見孤蹤。
二月春風無著處。弄色牽條勻碧霧。可憐吹得綠成陰,湘水渡。遮難住。細雨輕煙游子路。
欲綰飛花花不顧。也自紛紛飄落絮。赤欄橋外幾斜暉,時已暮。春光去。別緒依依空滿樹。
燕語鶯啼又半年,金針繡手問誰傳。扁舟試向西湖去,畫本煙云別有天。
墜緒茫茫五百年,古人糟粕古來傳。靜觀坐我池亭上,魚躍鳶飛鏡里天。
無言夫子教當年,不道無言是妙傳。千古路頭須問訊,浮云消盡見青天。
滄島云連,綠瀛秋入,暮景欲沈洲嶼。無浪無風天地白,聽得潮生人語。
擎空孤柱。翠倚高閣憑虛,中流蒼碧迷煙霧。惟見廣寒門外,青無重數。
遙想貝闕珠宮,瓊林玉樹。不知還是何處。
倩誰問、凌波輕步。謾凝睇、乘鸞秦女。想庭曲、霓裳正舞。
莫須長笛吹愁去。怕喚起魚龍,三更噴作前山雨。
仰首青冥。興亡事、如何杳昧無憑。狼吞豕突,名士對泣新亭。手挈江山還晉主,自來只有宋寧陵。那曾聽。新洲鬼語,赤帝神靈。
依然文加九錫,止燕秦乍定,草草還京。英雄割據,橫槊尚有干城。未知何心寶祚,只俄頃、蕭齊將代興。嘆瓜步、留佛貍祠在,社鼓聲聲。
汾陽勛業重彤盧,涼霍同封不世模。
貧士豈知燕玉暖,幽眠莫共膩香疏。
從容恥與石為弟,寤寐欣逢仙降書。
若是雙流參六貴,錦圍繡被又焉如。
每日清晨一炷香,謝天謝地謝三光。
所求處處田禾熱,惟愿人人壽命長。
國有賢臣安社稷,家無逆子惱爹娘。
四方平靜干戈息,我若貧時也不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