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操
干生男子坤生姝,國有君王家有夫。
委[質](盾)結褵托其軀,三綱五常與命俱。
一朝兇變違常途,匡扶弗得將何如?
英英烈烈[他](地)慮無。舍生取義終不[渝](瑜)。
《柏舟》之詩王蠋語,千古芳名耀青史。
干生男子坤生姝,國有君王家有夫。
委[質](盾)結褵托其軀,三綱五常與命俱。
一朝兇變違常途,匡扶弗得將何如?
英英烈烈[他](地)慮無。舍生取義終不[渝](瑜)。
《柏舟》之詩王蠋語,千古芳名耀青史。
天造就男子,地孕育女子,國家有君主,家中有丈夫。女子嫁人托付終身,三綱五常與人的生命同在。一旦遭遇兇險變故違背常理,無法匡扶又該怎么辦呢?英雄壯烈之人不會有其他顧慮。舍棄生命堅守正義始終不變。《柏舟》之詩和王蠋的話語,他們的千古芳名在青史閃耀。
委質:本指人臣拜見君主時,屈膝而委體于地,后引申為托身、歸順。這里指女子嫁人托付自身。
結褵:古代嫁女的一種儀式,女子臨嫁,母為之系結佩巾,后稱結婚為結褵。
渝:改變。
《柏舟》之詩:《詩經·鄘風·柏舟》,有女子堅守節操之意。
王蠋語:王蠋是戰國時齊國畫邑人,燕軍破齊,欲用王蠋,王蠋拒絕并自縊而死,表現出忠貞氣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強調三綱五常和舍生取義來看,可能創作于社會動蕩、道德觀念受到沖擊的時期,詩人借此詩弘揚正氣,倡導人們堅守道德準則。
這首詩主旨在于宣揚三綱五常的道德觀念和舍生取義的精神。其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激昂。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道德訴求和人們對正義、氣節的崇尚。
雁飛渡江謀稻粱,江人趁熟亦渡江。雁下江中唼蘋藻,人饑盡屬江中央。天長水闊羅網多,無衣無食可奈何?人聲未斷雁聲起,棄兒呱呱道傍死。不見雁春還北飛,人今去此將何之?嘆息人窮不如鳥,何日相隨如雁歸。雁啄啄,飛搏搏。江邊虞人縛矰?,人饑處處規爾肉。豈知雁饑肉更薄,城中賣雁不直錢,市頭糴米斗五千。妻兒煮糜不敢飽,朝朝射雁出江邊。不聞關中易子食,空里無人骨生棘。縣官賑濟文字來,汝尚可生當自力。
路入天臺第八重,洞門剛與赤城通。腳根點到虹橋下,一笑那知是夢中。
先世曾誇尺五天,后來苗裔獨蕭然。可憐三十三年內,科第唯吾父子傳。青云意氣已參差,白發精神祇自嗤。喜汝登科年尚少,好攄事業趁明時。
急步當車,探汀外、毛公舊眺。都見說、雕欄畫壁,公園圍繞。朗月清風不用買,而今吊古須門票。看深更、竦劍鐵將軍,當關峭。燈黑黑,歌懊惱,欄鐵鐵,費敲搗。望題詩不見,青絲欲老。訪戴子猷吾不羨,此間無處題凡鳥。更歸來、疏雨打青衫,拖鞋跑。
幾回客里度重陽,五嶺茲辰望故鄉。薏苡肯將歸上國,丹砂不為向炎方。竹林客散應多暇,菊徑花繁尚未荒。待得明年還上國,登高寵錫酒千觴。
竹山萬個碧瑯玕,喜向仙家畫里看。午夜鳳臺吹玉管,不知風露逼人寒。
明河查上有仙翁,犯月撞星到碧穹。金闕東邊銀榜處,大書天地長男宮。
白石累累如雪浪,青山疊疊疑屏障。孤庵結處絕人尋,千樹桃花深又深。吾師講散僧徒暇,或行或坐桃花下。悠然花下悟真機,落花偏著定時衣。處處飄來天女散,紛紛銜出佛禽飛。如此春山誰獨往,城中人有山中想。澗戶疏鐘出谷遲,石橋流水和云響。幾曲云林望不通,惟將流水世人同。徐穿鳥語枝邊路,傳過經聲花里風。步步留人春不盡,掩映嵐光無遠近。池上數株昨夜開,舊紅幾點逐沿洄。禪關自與仙源異,莫誤漁人不再來。
金陵佳麗地,風景想依然。城闕金湯固,江山罨畫連。晚風樓上笛,春水渡頭船。惆悵曾游處,而今又幾年。
檢點新仇與舊仇,長橋曉月吊盧溝。酷憐戰火灰文物,難托征鴻付綠郵。雪恥當掀南海浪,移家莫補賈生憂。獻金好快登臺去,不買歡娛買賊頭。
瀟然大宇內,孤認海為家。爛熳悲身世,勞生誰作涯。惟有清夜息,遠發赤城霞。影滯神終往,披肝攬月華。
愛爾高齋傍柳陂,綠陰長滿讀書帷。晚涼燈火秋聲早,晝靜軒窗日影遲。略洗竹林通鶴徑,遠分潮水入魚池。何當借地相鄰住,白首同為歲晚期。
江雨無情不管人,殘梅有韻故相親。閉門無事仍無客,花作羞娥酒當春。
少年沖雪探梅時,那識溪山有險夷。今日短筇遙佇立,無言空詠老農詩。
薊門霜雪意何如,回首風塵見索居。病后五陵春草色,愁中三輔使君書。時名轉憶潘生拙,世事能令阮藉疏。最好拂衣江海上,故園戎馬重躊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