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幷序) 九十九
家同(張改作“僮”)須飽暖,裝束唯粗疏。俗人作憐愛,處置失形模。
衣袴白如鶴(一作“衣苦自如鸖”),頭巾黑如烏。裌袍實夸(戴校“姱”)錦,衫改(項校“段”)高機蘆(張改作“纑”)。
未羨霍去病,誰論馮子都。此是丈夫妾,何關曹主奴。
他道恒(項校“肥”)飽食,我瘦我(項校“餓”)欲死。唯須學一種,勿復青當(張改作“當青”)史。
行年五十余,始學無(張改作“悟”)道理。回頭義(戴校“議”,張改作“憶”)經營,窮因只由你。
家同(張改作“僮”)須飽暖,裝束唯粗疏。俗人作憐愛,處置失形模。
衣袴白如鶴(一作“衣苦自如鸖”),頭巾黑如烏。裌袍實夸(戴校“姱”)錦,衫改(項校“段”)高機蘆(張改作“纑”)。
未羨霍去病,誰論馮子都。此是丈夫妾,何關曹主奴。
他道恒(項校“肥”)飽食,我瘦我(項校“餓”)欲死。唯須學一種,勿復青當(張改作“當青”)史。
行年五十余,始學無(張改作“悟”)道理。回頭義(戴校“議”,張改作“憶”)經營,窮因只由你。
家中僮仆要讓他們吃飽穿暖,穿著打扮只需粗陋簡單。世俗之人對僮仆過分憐愛,安排處置卻失去了應有的樣子。僮仆的衣褲白得像鶴毛,頭巾黑得像烏鴉。夾袍竟然用華麗的錦緞,衣衫用高級的織物。不要羨慕霍去病那樣的名將,也別談論馮子都那樣的寵臣。這只是主人的奴仆,和曹操的家奴有什么關系。他們總是能吃飽,而我卻餓得要死。只需要學一件事,不要再去做那青史留名的夢。活到五十多歲,才明白沒有道理。回頭想想過去的謀劃,窮困的原因只在于你。
家僮:家中的僮仆。
粗疏:粗陋、簡單。
形模:樣子、規矩。
袴:同“褲”。
鸖:即鸕鶿,這里可能形容顏色黑。
夸錦:華麗的錦緞。
段:通“緞”。
纑:一種織物。
霍去病:西漢名將。
馮子都:西漢權臣霍光的家奴。
曹主奴:曹操的家奴。
青史:史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生活窮困,年過半百仍未得志,看到家中僮仆生活優渥,從而引發感慨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自身境遇的不滿和對過去追求的反思。其特點是語言通俗,情感直白。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普通人的生活情感。
鄰姬約我踏青游,強拂愁眉下小樓。去戶欲行還自省,也知憔悴見人羞。少年意思懶能酬,愛好心情一向休。若到舊家游冶處,只應滿眼是春愁。
南來走炎荒,北歸定尋思。一生困坎壈,憂患真吾師。堂中木上座,萬里唯爾隨。方幸得良喜,那肯懷秋悲。但令今可行,勿愧論少卑。少時不解事,日日荒于嬉。投老又懶惰,得一或十遺。戲我過此生,造物真小兒。
夜深獨坐事枯禪,撥盡寒灰火不然。忽聽樓頭鐘磬發,一聲清韻滿霜天。
夢想仙人海上游,欲尋蹤跡莽林丘。霓裳碧落飛何處,玉趾青山此暫留。勾漏丹砂猶未就,蓬萊雙舄浪相求。峰前明月參差夜,應載鸞笙過十洲。
松軒風掃靜,終日閉門居。犬臥青苔地,鳥銜紅柿初。瓶殘夜禪起,經潤雨翻馀。自是少人跡,非關往來疏。
日表龍姿,高出千古。妙選瀛洲,學舍千廡。減膳賑饑,恤民疾苦。諫比韋弦,虛懷罕伍。睿藻昭宣,經文緯武。
跬步園林種亦難,渭川還有幾千竿。山云遺我冰綃軸,得與梅花相對看。
自古詩人仕不高,偉人底事占詩豪。同年親友俱三釜,半壁天傾空二毫。守我冷官巾與屨,任他巧宦帶而袍。一篇覆瓿生光焰,地下修文想和陶。
涂山會諸侯,萬國呈玉帛。河精授圖讖,開導由積石。洪水勢方割,底定于震澤。神功敷宇宙,厥民得稼穡。恭惟我太祖,天授神圣德。神文邁三五,圣武靖南北。唐宋豈無君,中原受胡厄。禮樂今再新,臣黎返故宅。誓雪百王恥,乾坤重開辟。黃帝殄蚩尤,周武誅紂逆。二帝不足言,千古功無極。征文并《禹謨》,億萬膺天歷。
白衣山人入山去,黃衣山人留不住。臨別無言還有心,有言不似無言深。山深人遠心只尺,云去云來本無跡,相見無期兩相憶。
可正宜頻覽,無塵亦自磨。少陵今老矣,功業欲如何。
日暖翠微濃,山包桂水重。樓臺懸一筍,井邑散諸峰。肅殺流東極,玄黃戰大冬。瘡痍新滿路,不忍視軍容。
中秋借得蹇驢騎,擬向名山共賦詩。清夢幾年尋勝事,白云何意負幽期。塵緣未盡非關俗,松月虛懸欲待誰。游約更期黃菊節,豈宜重惹北山移。
韶紅浪惹東風淚,誰憐雨袖煙裙。仗伊扶起故園春。翠蛾臨鏡,無語帶愁顰。多情怕蘸江潭影,年年空逐波塵。夕陽樓閣易黃昏。孤城怨笛,吹徹嶺南云。
云鎖蜀山秋,重來佛慧游。含毫得詩句,題入畫中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