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青龍寺
寺好因崗勢,登臨值夕陽。
青山當佛閣,紅葉滿僧廊。
竹色連平地,蟲聲在上方。
最憐東面靜,為近楚城墻。
寺好因崗勢,登臨值夕陽。
青山當佛閣,紅葉滿僧廊。
竹色連平地,蟲聲在上方。
最憐東面靜,為近楚城墻。
青龍寺因地勢高而格外美好,我登臨寺廟時正值夕陽西下。青山正對著佛閣,僧廊旁滿是紅葉。翠綠的竹子與平地相連,蟲鳴聲從上方傳來。我最喜愛寺院東面的寧靜,因為它靠近楚地的城墻。
因崗勢:憑借山崗的地勢。
值:恰逢,正趕上。
當:對著。
上方:指高處,這里可能指寺廟的高處。
憐:喜愛。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在游覽青龍寺時,被寺廟的地勢、景色所吸引,尤其是在夕陽西下之時,看到眼前的美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青龍寺的優美環境和寧靜氛圍。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追求。
雞鳴山下小齋幽,曾訝明珠暗里投。千古斯文期共學,科場容易出人頭。
逢生能得幾回嬌,但向春辰舒舞腰。炫目粉腮含嫵媚,撩人體態足妖嬈。武陵夾岸紅云涌,唐苑迎風香陣飄。麗質天生原坦蕩,任從閑嘴說輕佻。
已無厚祿故人書,尚有相尋長者車。所至紛然兵火里,不知從此更何如。
苕花蓼穗細明川,荷蓋經風半欲眠。隔浦有人歌宛轉,日斜不見采蓮船。
汝賦郊居悵莫從,臺孤自聳白云重。雄風起處秋偏色,大海澄來夜不烽。鏡里湖分雙日月,尊前山削五芙蓉。遙知未淺蓬池興,長嘯何如阮嗣宗。
海內升平服四夷,遠邦貢物盡珍奇。近頒手詔俱停罷,獨許南方進荔枝。
邂逅空門友,仙家得共尋。石苔經屐破,冰溜落溪深。云過松分影,林寒鶴避陰。何煩謝人世,心靜只山林。
大江一俯浩無極,云山一仰何蒼莽。江山終古作屈蟠,撐拄胸腸飛逸響。之子橫琴萬籟息,樵客倚巖堪撫掌。彈者非彈寫其情,聽者雖聽忘其聲。兩意冥冥若一契,曲罷忽覺天地清。風月盈襟共君語,一諾重游空踽踽。驚絕江山不可識,腸斷故人三尺土。我來吊古一登臺,遠山紅墮轉生哀。但見湯湯送流水,恍聽鳴琴洗耳來。日月幾何惟驥騁,千載相知在俄頃。大音倘使鬼神驚,喚起九原清夜永。嗚呼九原不可作,掩泣絕弦長耿耿。
鶴懶眠白石,云深護紫芝。僧閑翻貝葉,月冷浸蓮池。鷲嶺秋尋遍,虎溪夜度遲。梅花伴成夢,霜色澹孤帷。
晚泊清遠驛,言懷仙李標。江光浮云樹,潮信急蘭橈。單父彈琴夜,西山拄笏朝。悵然一凝佇,詩寄北風遙。
湖上清秋片月寒,為誰殘夢入長安。一千里外素書到,二十年來良會闌。欲候三臺依帝座,先聞六典建天官。他時世業光青史,重向扶陽傳里看。
道人睡起窗月白,飯熟黃粱雞亂啼。門外賣花聲已過,街頭春雨竟成泥。
七十稀年又九零,敢憑虛妄更推星。身軀薄劣無壬甲,詩草蘩蕪合丙丁。饌品久空魚白白,葷柈尚詫韭青青。因多歷世多知事,非為溪翁性有靈。
八年東觀知深屈,百日南床祇暫經。春暖并吟紅藥樹,云開雙見紫微星。繡衣脫后休持斧,珠履拋來免過廳。應念出官淮水上,被人還笑屈原醒。
太末溪頭送夫婿,祝郎戰勝早歸來。龍光暫漏金閨籍,鸞影先分玉鏡臺。兒女淚痕宵泣血,杯圈口澤歲興衰。它年墓道焚黃日,銘碣悲涼首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