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幷序) 四十七
來如塵??[起](去),[去](起)如一墜(項校“隊”)風。
來去無形影,變見極忩忩。
不見無常急,業道自迎君。
何此事有真實,還湊入冥空。
來如塵??[起](去),[去](起)如一墜(項校“隊”)風。
來去無形影,變見極忩忩。
不見無常急,業道自迎君。
何此事有真實,還湊入冥空。
來的時候如同塵埃瞬間揚起,去的時候像一陣疾風。來去都沒有形跡,變化得極其迅速。看不到無常的緊迫,業道自然會迎接你。為什么這件事如此真實,最終還是要歸入那冥冥虛空。
??:同“暫”,短暫。
忩忩:同“匆匆”,匆忙、急促的樣子。
無常:佛教用語,指世間一切事物不能久住,都處于生滅變異之中,也指勾魂使者。
業道:佛教語,指惡業之果報。
冥空:指陰間、虛空
由于資料有限,難以明確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受佛教思想影響,在感悟人生無常、生死輪回的心境下創作,當時社會可能佛教氛圍濃厚,人們對生死等問題較為關注。
這首詩主旨是闡述人生無常的佛教理念。其特點是用形象的比喻和直白的語言表達深刻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反映了當時佛教思想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日者因回使,人才致一書。
有懷那再寫,為況又何如。
賈傅長沙國,陶公五柳廬。
文章且難進,可向友朋疏。
傍火時尋柏子燒,
青燈笑語夜寥寥。
殊方更喜人情好,
長日不知山路遙。
冕旒搢珽座青宮,曾見虞巡二月東。
神語虛空聞武帝,天書鄭重拜真宗。
六朝檜柏龍形老,四壁云雷蜃氣通。
負海環封齊十二,五諸侯位冠中嵩。
卜筑懷千古,書臺磴道攀。
茶分二泉水,松吹九龍山。
玉笈風煙外,金庭睥睨間。
精廬訪劉巘,時有白云還。
東吳遠別客西秦,懷舊傷時暗灑巾。
滿野多成無主冢,防邊半是異鄉人。
山河再闊千馀里,城市曾經一百春。
閑與將軍議戎事,伊蘭猶未絕胡塵。
洗罷桃花浪暖時,群空冀北見權奇。五花云濕青絲鞚,百戰功成不自知。
房宿何年寓世間,四蹄踣鐵度天山。沙場酣戰誇神駿,奏凱歸來十二閒。
今宵分歲限陰陽,
賓主交和曾不藏。
寒雪苦辛霜后路,
明朝明旭露春芳。
州雄百雉石為城,坐鎮令人勁氣生。
利槊長鎗須破賊,輕裘緩帶每談兵。
將壇才俊遴年少,麟閣功名屬老成。
報國安邊原有志,茲行肯使雪山輕。
一痕飄渺,怕凌空化作,彩云飛去。蝴蝶多情先入夢,暗把香魂留住。
風擊難圓,雨淋易碎,儂愿無風雨。睡鄉安否,莫教迷卻歸路。
幽絕小院回廊,月華滿地,花似人無語。露重煙濃扶不起,春在最凄迷處。
舊事朦朧,芳情搖漾,香霧空濛護。夜涼如水,推窗猶恐驚汝。
屐齒遍庭深,時為擁鼻吟。
微風引竹籟,斜月轉花陰。
靜賞應難極,孤懷自不禁。
蒼然小池上,煙露達青岑。
題詩曾記昔年游,一別俄看已十秋。
松檜參天人境靜,會心無語萬緣休。
寺在鐘陵最僻處,千年香火志公開。
無心更覓空王法,何日吟詩此再來。
去年枹鼓報倉黃,驛騎喧騰羽檄忙。
稍喜從天下飛將,更聞清野到窮鄉。
數聲曉角高峰月,萬帳平沙午夜霜。
自古籌邊須善策,令嚴刁斗重周防。
呼艇緣城角,移尊向柳涯。
棹回天忽破,帆正浪空排。
野景開晴旭,高云補斷厓。
中流同嘯詠,真覺忘形骸。
青城山中云茫茫,
龍車問道來軒皇。
當封分為五岳長,
天地截作神仙鄉。
朱金得喪日悲歡,內樂知誰夢見顏。君有上池無限水,不將涓滴到人間。
湛然胸次幸清明,忍看人間勢利輕。我輩相知端有道,未應膠漆付雷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