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僧惠韻
嵐高照目前,山下有蒙泉。
云閣連天際,銀河傍斗邊。
涼風宜散暑,清景好安禪。
況是江山固,崇墉保萬年。
嵐高照目前,山下有蒙泉。
云閣連天際,銀河傍斗邊。
涼風宜散暑,清景好安禪。
況是江山固,崇墉保萬年。
山間霧氣在陽光照耀下出現在眼前,山下有蒙泉流淌。樓閣高聳與天邊相連,銀河仿佛就在北斗星旁邊。涼風吹來適合驅散暑氣,清幽的景色利于安心修禪。何況這江山堅固,高大的城墻可保萬年安穩。
嵐:山間的霧氣。
蒙泉:泉名。
云閣:高聳入云的樓閣。
斗:指北斗星。
安禪:佛家語,指靜坐入定。
崇墉:高大的城墻。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可能是詩人與高僧惠韻交往時,面對眼前的美景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與高僧唱和。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眼前景色并祝愿江山穩固。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意境開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一種生活情趣和創作風貌。
東風猶凍。暗憶窗前前夜夢。
有甚心情。人與孤燈等到明。
幾年磨折。衷曲拚將傾桶說。
莫便風狂。共坐徐容細較量。
小立畫橋西畔,仙車驀送香風。多情問我太匆匆。疑是當年小宋。
須識蓬山不遠,梨云路杳無蹤。覺來斜月隔簾櫳。不是相逢是夢。
老去諸骸痛,歸來兩眼新。
塹堙生野興,勞苦效村民。
甃石馀花落,通籬宿蔓陳。
盧龍五百里,肯作姓田人。
釣魚有大欲,所貴在鉤曲。
釣魚不謀食,所患在鉤直。
曲鉤釣魚魚滿筐,直鉤釣魚魚遠揚。
人鉤如彼我如此,寧怪得失不相似,
何如去作滄海游,世間應有任公子。
為官疏放本非宜,
跡寄維揚氣節持。
抑郁牢騷勤著作,
悔馀庵集見詩詞。
百里常多暇,千秋復在茲。清緣麋鹿友,雅道吏人師。
徑許羊求過,林應稽阮窺。如君散帙處,寧異隱茅茨。
花國日周遭,何知訟牘勞。秋懷馮琴酒,曲宴寄風騷。
龍燭穿帷幕,雞壇屬鞬櫜。共看斗間氣,不羨呂虔刀。
十月南天尚未寒,木蘭潮滿漸移灘。遐心注水將鞭贈,逸氣橫江借劍看。夜閤承顏驚客久,炎州改命答才難。我家近在黃灣口,只驗鯨波記底安。
赤馬嚶嚶美使君,才聲好似華州聞。花封幾路迎山節,卉服千家住水云。位逐曉星還舊次,勢如晴準□前群。遐方不作多時別,延閤于今本右文。
流水六橋煙,曲巷羅浮路。夾岸泊漁舟,錯認武陵去。
深山落微雨,一夜響空澗。晚起開僧窗,濛濛煙未散。
溪水淡空山,古木聞樵唱。山深不計年,嶺梅寒欲放。
尺幅綠千尋,蒼茫煙欲吐。秋夜對寒窗,疑墮瀟瀟雨。
德門舊日仰清華,刺史循聲冀北誇。
三世琴堂欣有子,半生宦海尚無家。
七旬蔗境期頤卜,八邑棠陰歲月賒。
何日東歸娛晚景,一尊相對話桑麻。
漫道詩能陶冶,絕知酒可浮沉。
行值田間積淖,住逢溪上愁陰。
望望靈洲景,迢迢過石門。
壯懷觀上國,離思憶家園。
鳥語前山樹,人煙遠岸村。
扁舟追李郭,佳句落芳尊。
淡日微陰八月天。猶多好景曲池邊。
白萍花冷波三面,紅藕香殘玉一肩。
樓上燕,樹間蟬。問渠何事意凄然。
西風吹落梧桐子,滿地秋情粒粒圓。
片云輕度半巖陰,
巾屨俄驚翠靄深。
澗底寒泉知客懶,
石根??自長吟。
山鳴泉噴。未抵春閨心曲恨。
莫太惺忪。一陣東風花褪紅。
鴨爐香冷。只索床前佯不省。
親切銀釭。照我通宵坐竹窗。
六十馀年夢,塵寰萬事非。蒼松環我屋,黃蝶上人衣。巖薜牽風細,江梅得雨肥。花前且命酒,清詠對斜暉。
遠雁依萑渚,危檣度曉風。人行江路上,春在鳥聲中。
煙雨來天北,云霞絢海東。草衣陶靖節,揩眼看花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