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入樂府詞四首 四
主上開昌歷,臣忠奉大猷。
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主上開昌歷,臣忠奉大猷。
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君主開創昌盛的國運,臣子忠誠地奉行偉大的謀略。您看停止戰爭之后,就是太平的歲月。
主上:指君主。
昌歷:昌盛的國運。
大猷:大道,指治國的方略。
偃革:停止戰爭,偃,停止;革,甲胄,代指戰爭。
根據相關記載,太常舊有《破陣樂》《應圣期》兩曲歌辭,至大和三年始具儀注,又補撰二曲為四曲。此詩應是當時創作的用于表達國家太平、君臣同慶的樂府歌辭。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國家太平、君臣齊心。語言質樸,直抒胸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和平昌盛的期盼與贊美,在樂府歌辭中展現出積極向上的時代風貌。
未得隨師集雁班,喜聞安樂住青山。白云萬里歸平陸,紫氣千層護上關。匹練且扶懸磴直,一身敢愛避人間。明年一幅鐮刀頌,持獻峰頭慰道顏。
陟景山兮采芳苓。哀不慘傷樂不流聲。彈羽躍水叩角奮榮。沈微玄穆感物寤靈。
睡闌日影度疏寮,廿載君王罷早朝。安石榴開紅照地,御河水釀綠平橋。花前曉佩聞燕語,醉后春云夢楚腰。近日蒙莊通大旨,間燒藜火注逍遙。
弟許長歌兄許和,情須相愛法須排。天光人耀休同調,城市山林不兩來。眼底孤燈憑夜剔,腳頭荒徑到時開。池塘草色如鋪錦,刀尺今番看巧裁。
禁林京尹荷恩光,三上螭頭乞郡章。貧薄奉親須仰祿,此心安敢系軒裳。
曉入瞿塘峽,飆輪破怒濤。危峰穿霧出,絕壁倚天高。勝跡千秋仰,雄姿一國驕。船頭凝望久,心逐大江潮。
今年春色異常時,臘盡天南早見絲。想到上林二三月,野蟲書遍臥生枝。
捧檄南安壯志舒,萬金珍重數行書。諄諄語譜承清德,猶待閨中錦繡攄。
金鋪銀屈膝,動處有人挨。棋盤作十字,中心為子來。
歌舞何人在,襜帷此日留。長江涵楚越,遠樹入燕幽。傾國嗟摎女,提兵憶路侯。絕憐張樂地,斜日下羊牛。
暮雪連青海,陰霞覆白山。可憐班定遠,生入玉門關。
百福雕奩倚再三,荼醾滴露滲朝酣。絳唇不用多妝點,二月朱櫻已半含。
磊落群英集,崢嶸逸氣齊。捷機聞墮灶,妙論及交梨。庭木何年植,窗塵異域題。獨憐車馬散,寒月滿宮閨。懶散江湖客,秋深念滌場。端宜返田里,安敢論文章。山塢橙應熟,霜籬菊正香。行歸招隱客,鼓腹詠時康。國器來金馬,儒冠萃木雞。勝心群逐北,銳氣鼓爭西。海嶠鵬程息,春風雁塔題。應思連夜雨,車馬六街泥。
耄倪扶杖小童閑,繞舍清溪碧水環。爭看赤帷仍避傳,靜無桴鼓愛青山。
登臨曠見御仙班,親到方知大好山。枚乘筆頭勞七發,南公腳下起三關。吟詩僧聽泉巖響,閱世人誰幾日閒。頑子塵勞師莫念,自將白發護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