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鬼丸
走鹿枯風吼夜闌,頌花還喜向椒盤。
人情此日非前日,歲事新官對舊官。
竹[葉](里)莫辭終日醉,梅花已拚隔年看。
書生但恐寒為祟,不用朱泥卻鬼丹。
走鹿枯風吼夜闌,頌花還喜向椒盤。
人情此日非前日,歲事新官對舊官。
竹[葉](里)莫辭終日醉,梅花已拚隔年看。
書生但恐寒為祟,不用朱泥卻鬼丹。
奔跑的鹿在枯寒的風中于夜盡時嘶吼,人們歡喜地在椒盤前慶賀新年。人情在今日已不同于往日,一年的事務就像新官面對舊官交替。不要推辭在竹葉青酒中整日沉醉,已做好隔年再賞梅花的打算。書生只擔心寒冷作祟,用不著用朱泥做的卻鬼丹。
走鹿:奔跑的鹿,可能象征著時光流逝或動蕩不安。
枯風:寒冷、蕭索的風。
夜闌:夜將盡。
頌花:可能指在節日里的慶賀活動。
椒盤:古代習俗,元旦用盤盛椒進獻長輩以祝長壽。
歲事:一年的事務。
竹葉:指竹葉青酒。
拚:同“拼”,甘愿、不顧惜。
祟:指鬼怪帶來的災禍。
卻鬼丹:傳說中能驅鬼的丹藥。
此詩可能創作于新年之際。在古代,元旦有諸多習俗,如進椒盤、驅鬼等。詩人或許是在歲末年初,感受到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從而寫下此詩,表達自己對新年的看法和心境。
這首詩主旨圍繞新年展開,展現了新舊交替時的復雜情感。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習俗和人們的思想情感。
燈火散交游,園林寄幽興。萬事付無心,隨緣不求勝。
何處文星動帝廬,卻憐狗監薦相如。漢王親御蓬萊殿,夜半燒燈讀《子虛》。
村翁生長在柴門,身有丁男犢有孫。為了官租才出市,歸家夸說與鄉村。
駢羽燕流閨,同心花滿溪。借問青琴上,何時雙鳳棲。
羅浮多年無主人,惠陽太守今如神。公與臥治同清靜,風流文采俱仙真。左江右湖日掛笏,訟堂無事官長貧。王祥聲名起別駕,良二千石猶逡巡。股肱之郡貴公等,朱轓不日閒行春。芙蓉四百且登陟,葛洪鮑靚招為鄰。
雉雛高飛夏風暖,行割黃云隨手斷。疏莖短若牛尾垂,去冬無雪不相疑。場頭負歸日色白,穗落連枷聲拍拍。呼兒打曬當及晴,雨來怕有飛蛾生。臥驅鳥雀非愛惜,明年好收從爾食。
九畹何須楚水濆,小亭池畔挹仙芬。新姿雅淡清能識,香氣幽深靜始聞。疏影曉寒驚月濕,綠叢春暖沐風醺。主人情性偏相賞,百卉頻開不可群。
君家三徑未全荒,萬個瑯玕萬斛香。林密似遮張廌屋,花飛不點壽陽妝。
匹馬輕鞭渡淺沙,亂鳴春鳥雜群鴉。鴟鳶喙下爭殘鼠,荊棘叢中啄腐蝸。向日小桃花放眼,籠煙荒草欲抽芽。無端老興隨春去,笑殺春風長野花。
山林成獨往,未覺興情孤。作賦懷嘉侶,忘言據槁梧。冰肌仍綽約,金液豈凋枯。始信風塵外,藏身有玉壺。
賀監湖邊草色春,秦淮江上柳條新。山川是處堪行樂,晴日風光思殺人。
踏澗尋源未許知,泠泠清韶滴方池。只教茗盌供僧話,莫遣溪流動客疑。月中照影藏身拙,潭上行吟得句遲。惟有丹山空一味,寒云石乳好相思。
為報瑯玕國士知,也曾指腹獻蛾眉。人難再得情難復,莫問他年追悔時。
千里懷人似望仙,春波碧漾草青芊。周京漢署天寥闊,楚纜吳檣地接連。山下石鐘誰定論,江邊鐵柱或虛傳。欲憑山水尋詩句,錄取圖經次第箋。
問纏腰跨鶴,事如何,人生最風流。怕江邊潮汐,世間歧路,只是離愁。白馬青衫往事,贏得鬢先秋。目送紅橋晚,幾番行舟。蘭佩空馀依黯,便南風吹水,人也難留。但從今別后,我亦似浮漚。敬亭上、半床琴月,記彈將、寒影落南州。秋聲里,塞鴻來后,為而登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