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薛學士方士
昔歲尋周孔,今春訪老莊。
途經丹水岸,路出白云鄉。
窈窕開皇道,深沉指太方。
物情爭逐鹿,人事各亡羊。
月明看桂樹,日下覓扶桑。
寄語悠悠者,誰知此路長。
昔歲尋周孔,今春訪老莊。
途經丹水岸,路出白云鄉。
窈窕開皇道,深沉指太方。
物情爭逐鹿,人事各亡羊。
月明看桂樹,日下覓扶桑。
寄語悠悠者,誰知此路長。
過去我探尋周公、孔子的學說,今年春天我去尋訪老子、莊子的思想。行程經過丹水岸邊,道路延伸到白云繚繞的地方。深遠之處開辟出光明大道,深邃之處指向最根本的方向。世間眾人像爭著追逐野鹿般逐利,人們在人事中也常常迷失自我。明月下觀賞桂樹,陽光下尋覓扶桑神木。我想告訴那些渾渾噩噩的人,誰能知道這條求道之路漫長啊。
周孔:周公和孔子,代表儒家思想。
老莊:老子和莊子,代表道家思想。
丹水:水名。
白云鄉:仙人居住的地方,也指隱者所居之處。
皇道:光明大道。
太方:最根本的方向。
爭逐鹿:比喻爭權奪利。
亡羊:比喻因失誤而造成損失,這里指在人事中迷失自我。
扶桑:神話中的神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經歷了思想轉變,從早年對儒家思想的探尋,轉向對道家思想的追求。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的風氣,詩人對此不滿,從而踏上求道之路。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儒道思想的探索和對求道的堅持。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深遠,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批判現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思想轉變和精神追求。
蘊隆豈不壞,涼氣亦徐還。
獨立清夜半,疏星蒼檜間。
晦明莽相代,天地本長閑。
四顧何寥落,微風時動關。
吳兒歌采桑,桑下青春深。
鄰里講歡好,遜畔無欺侵。
筠籃各自攜,筠梯高倍尋。
黃鸝飽紫葚,啞咤鳴綠陰。
月桂花上雨,春歸一憑欄。
東西南北客,更得幾回看。
紅衿映肉色,薄暮無乃寒。
園中如許樹,獨覺賦詩難。
力田巧機事,利器由心匠。
翩翩轉圜樞,袞袞鳴翠浪。
三春欲盡頭,萬頃平如掌。
漸暄牛已喘,長懷丙丞相。
坐消床刃肘生胝,寓目危亭汗漫期。
奄靄煙嵐客愁絕,高明茨葦屋云誰。
治城廛肆吁吾有,近市塵囂懶汝移。
金剎仙梯霞祲近,云??風馬往來馳。
鶴鳴華表青田志,雁引邊沙朔氣飛。
越北燕南紛會解,傖音憬俗寖相知。
藪丘水竹揮毫助,友愛朋從攝袂隨。
老鈍貪追仲宣賦,達生不泥子長奇。
小閣當喬木,清溪抱竹林。
寒聲日暮起,客思雨中深。
行李妨幽事,欄干試獨臨。
終然游子意,非復昔人心。
來禽花高不受折,滿意清明好時節。
人間風日不貸春,昨暮煙脂今日雪。
舍東蕪菁滿眼黃,胡蝶飛去專斜陽。
妍嗤都無十日事,付與梧桐一夏涼。
婦慧弗諳事,謂世無離索。
洋洋舊依蒲,逐逐難翳藿。
沖風遞弱羽,爛漫何鄉落。
憂端埒南山,那堪魯酒薄。
人力末如何,天公良可托。
推明能隼骨專車,按地談天河洛圖。
漢魏晉唐皆貫澈,典墳今昔不荒蕪。
君家庭戶聞風旨,吾事分毫等博屠。
豈待曲終思雅頌,直緣背癢遇麻姑。
預求補益三年艾,深識妖邪九尾狐。
博物偉然窺子產,濟時豈必愧夷吾。
去年披霧識儒先,欲拜萱堂未敢前。
盧壺要傳紗縵業,王裒忽廢蓼莪篇。
秀眉隔夢黃壚里,落日驅風丹旐邊。
佛子歸真定何處,空令苦淚漲黃泉。
墻頭花定覺風闌,墻外池深酒亦寒。
馬健莫愁歸路遠,詩成未許俗人看。
釣魚不用尋溫水,濯發真如到洧盤。
一笑得君天所借,尊前無地著憂端。
寒魚不樂水,遇汕輒來依。溪邊蓑笠翁,智深魚莫知。
網罟既不設,釣竿亦罷攜。蕭然徒手來,一一收無遺。
幽人買魚食,心亦憐魚癡。早知烹割苦,寧如在流澌。
世人豈異此,外物常見羈。好在李斯犬,當觀莊子犧。
芳蕤何蒨絢,尤物真旖旎。
五葉映雕欄,三椏駢粉蕊。
妍分春月魄,香徹肌骨髓。
壁觀艷成魔,鶴林神作祟。
豈特梅可簪,殊勝麝多忌。
野藋與戎葵,猶堪解其穢。
長衾大枕寢將安,猘子成擒路不難。
充類未應于義盡,去官無責本恭寬。
兵戈銷弭非吾力,冠劍疏慵強汝彈。
新歲舉觴嘉善禱,掃清崧潁并憑鞍。
金章笑鶉衣,玉堂陋茅茨。
石火不須臾,白駒隙中馳。
絲鬢那可避,會當來如期。
竹固不如肉,飛觴莫辭速。
匏竹且勿喧,聽我歌此曲。
土花玩四時,未覺有榮辱。
革木要一聲,好異乖人情。
木公不可待,且復舉吾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