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
只謂一蒼翠,不知猶數重。
晚來云映處,更見兩三峰。
只謂一蒼翠,不知猶數重。
晚來云映處,更見兩三峰。
只以為眼前這山一片蒼翠,卻不知它還有重重山巒。傍晚時分云朵映照之處,更能看見兩三座山峰。
只謂:只以為。
猶:還,仍然。
云映處:云朵映照的地方。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游覽山間時,被眼前看似單一實則豐富的山巒景色所觸動,從而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間景色,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簡單的描寫展現出景色的層次感和變化。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以其清新自然的風格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細致的觀察。
杖藜穿透碧玲瓏,
九折虛巖有路通。
一自神仙歸去后,
桃花開遍幾春風。
有客居南海,寥寥放眼空。
聽潮多夜氣,長嘯起天風。
大澤群流納,滄波萬古同。
請看奔放者,終障百川東。
片云相望浙東西,
回首家山路欲迷。
昨夜桐江江上夢,
倒隨流水上雙溪。
訪舊寧辭遠,春深濁浪低。
衣裘修武北,風雨太行西。
郡閣吟紅藥,山家杖赤藜。
天壇君若到,欲寄白云題。
溪水溪花一樣春
東施偏讓入宮人
自家未必無顏色
錯絕當年是效顰
斜陽一枕山樓,落簾鉤。全仗蕉花梔子做殘秋。
寸腸斷,歌聲亂,不禁愁。牽動誰家心事上眉頭。
圖詠承平,想當日、風流文采。歸來早、槃阿行樂,寤歌人外。堂下花開明晝錦,庭前草長縈書帶。甚劫灰、吹夢了無痕,空悲嘅。
瑤源邈,清芬藹。名跡委,斯文在。把丹青重補,唱酬重載。觸眼居然林壑美,傷心無奈河山改。展霜箋、夜半起吟魂,呼真宰。
圓活幽人本,珠璣三品詳。
剛方學米芾,宛轉仿其昌。
翠屏羅幕遮前后。舞袖翻長壽。紫髯冠佩御爐香。看取明年歸奉、萬年觴。
今宵池上蟠桃席。咫尺長安日。寶煙飛焰萬花濃。試看中間白鶴、駕仙風。
疏林一夜風微過。飄飄卻共霜花墮。搖落太無端。零星誰更看。
匆匆秋漸老。珍重和愁掃。瘦蝶忒多情。飛來似不禁。
上之回,
朱鷺奏。
脫虎賁,
掣鯨吼。
尸禺血,
夔鼙猩。
伏波績,
燕然銘。
銅柱天高高無路,
石爛海枯乃許渡。
矢心欲解浮名縛,海上林光汝最真。四百峰巒分我半,清風明月兩閒人。
澄江空為謝家有,春草亦傍他門生。若道詩無工拙句,古今何得有詩評。
神龍早已躍滄溟,
勝跡于今水尚腥。
昨夜桃花春雨泛,
溪流沉璧浸沙汀。
使星遙指晉陽城,曉度郊原鐵騎迎。狐塞天低橫殺氣,雁山秋早動邊聲。書生倚劍心徒切,諸將揮戈意未平。若過北堂稱慶罷,還將籌策獻承明。
征馬長嘶起朔風,獨憐平子思無窮。煙塵正值蕭條候,世事空歸感慨中。云暗故關聽斷角,日沉殘壘見孤鴻。懸知吊古經行處,好問當年李牧功。
明軒快目。正雨過湘溪,秋來澤國。波面鑒開,山光淀拂,竹聲搖寒玉。鷗鷺戲晚日,芰荷動,香紅蔌。千古興亡意,凄涼揚□舟,望迷南北。
仿佛煙籠霧簇。認何處、當年繡轂。沈香花萼事,瀟然傷□,宮殿三十六。忍聽向晚菱歌,依稀猶似新番曲。試與問,如今新蒲細柳,為誰搖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