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明亮的鏡子也并不是臺。本來就是四大皆空,到哪里染上塵埃?
菩提:指覺悟的智慧和境界。
明鏡臺:比喻人心。
惹塵埃:沾染塵世的煩惱。
此偈是慧能聽聞神秀的偈后所作。當時禪宗五祖弘忍欲傳衣缽,讓弟子們作偈以展示修行境界。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勰茈m不識字,但對佛法有深刻領悟,便請人寫下此偈。這反映了禪宗南北二家不同的修行理念,神秀主張漸修,慧能主張頓悟。
這首偈是禪宗頓悟思想的經典體現,以簡潔的語言闡述了“空”的哲理,強調內心的純凈和覺悟,在禪宗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對后世的哲學和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七峰無可分歲,抖擻多年活計。
拂子擺尾搖頭,解作獅子游戲。
等閑哮吼一聲,直得驚天動地。
東村老徹夜燒錢,地爐神不敢瞌睡。
春陰暈墨闌干透。飛絮撒鹽縈白晝。寶獸籠香。妝罷梅花縆額黃。
簾前竹壓階難掃。鴛瓦鋪明乾鵲噪。紅日初生。碧水潛消解宿酲。
陰云如羃失重闉,遑問金明與玉津?
一昔風光如隔世,等閒會合不由人。
蛙聲能禁民思漢?鶉首休疑帝賜秦。
城北城南何所住?知君腸斷曲江春。
回瞻北斗羨名流,浪跡天涯悵遠游。
江上芙蓉驚欲暮,山中桂樹恰逢秋。
焚香想見丹心炯,夢筆懸知藻思幽。
客里相思無那病,況因搖落不勝愁。
泉石膏肓針不得,
半巖明月夜猿啼。
君家住近姑蘇臺,門前綠水群鷗來。
坐對晴窗誦六甲,桃花灼灼當窗開。
幾年入洛曳珠履,筆端所向皆披靡。
為惜風光不待人,夢魂飛渡吳江水。
與君一見論心事,傾筐倒筐無所忌。
燕市酒徒今幾人,酒酣更灑楊朱淚。
遙指秋波江上船,孤帆颯颯凌蒼煙。
吳中春草碧于染,聊寄相思到日邊。
寂寥明月弄輕霜,驅馬重經舊戰場。歌管當年為語細,畫梁次日燕呢忙。苦將城郭分今昔,莫向風塵論短長。猿鶴故山空有約,可能高枕作羲皇?
王氣珠申一旦收,元元垂死脫羈囚。安危有責難浮海,哀樂余生易感秋。薏苡忽來新息謗,萍根重上仲宣樓。西陲鷸蚱爭持急,不盡英雄遲暮愁。
止盜先須死圣人,衣冠優孟宰官身。云龍角逐成疑似,蠻觸生涯枉認真。莫向仙源談魏晉,傳來海市產金銀。習生重過襄陽道,銅狄摩挲有宿因。
明月河橋夜氣消,烏烏畫角馬蕭蕭。淘余黃海波濤膩,劫后青山草木凋。金谷未荒收石尉,玉門生入老班超。紫貂脫手歸田去,豪杰回頭伴牧樵。
年年為客遍天涯。夢遲歸路賒。
無端星月浸窗紗。一枝寒影斜。
腸未斷,鬢先華。新來瘦轉加。
角聲吹徹小梅花。夜長人憶家。
老厭紛紛漸鮮歡,愛花聊復客江干。
月中欲與人爭瘦,雪后偷憑笛訴寒。
野艇幽尋驚歲晚,紗巾亂插醉更闌。
尤憐心事凄涼甚,結子青青亦帶酸。
猶欣客里駐風光,偶步晴郊引興長。
為訪殘碑除薜荔,無多荒冢奠壺觴。
斜陽半塔含山紫,野色千畦送菜黃。
歸道杜鵑啼不住,已青春草許祠堂。
西方有佳士,于世寡所諧。橫風整脩翰,倏忽超九逵。
天門限重關,屢扣閽者辭。濟濟列仙子,冠裳競追隨。
青云蔽閶闔,仰視何逶迤。皎日匿西陸,馳光難遽回。
世無魯陽子,坐惜朱顏衰。東風吹我衣,白日何杲杲。
整駕出郭門,脩涂浩橫潦。登山采幽蘭,日暮不盈抱。
采之欲何為,遺我平生好。豈無艷陽花,言子好香草。
丈夫有本性,安得不自保。寸心茍弗移,可以鑒穹昊。
烈女守閨室,憂日懷寸陰。橫琴寫妙曲,繁商激陽林。
悠悠行路子,誰為識其音。人生處世間,貴在相知心。
所以采薇士,甘餓西山岑。
擁被貪馀煖,香梅凍懶看。
考詩心自苦,卻病體能安。
鳥喚山門曉,魚潛石井寒。
此時廬岳頂,茅屋雪漫漫。
歸舟不解洞庭帆,
舟上騷人雪滿簪。
小駐武昌江北岸,
春風今夜泊江南。
人間五福少,
世事罕兼全。
將此不貪寶,
延予有限年。
寒光已逗人慵起,
雞聲未已鳥聲催。
凡物有知皆藥旦,
因思百蟄候行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