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居
陋巷長聞君子窮,我生寧免因儒宮。
辛勤自灌一畦韮,鹵莽還開三徑蓬。
竹下喜逢青眼士,草中甘作白頭翁。
佳期日暮不知處,把鉤(陳九思同志謂是“釣”字之訛。)徒吟江上風。
陋巷長聞君子窮,我生寧免因儒宮。
辛勤自灌一畦韮,鹵莽還開三徑蓬。
竹下喜逢青眼士,草中甘作白頭翁。
佳期日暮不知處,把鉤(陳九思同志謂是“釣”字之訛。)徒吟江上風。
常聽說君子困厄于簡陋小巷,我這一生怎能避免因讀書而窮困。辛勤地澆灌著一畦韭菜,粗疏地開辟出長滿蓬草的小徑。在竹林下高興地遇到知音,甘愿在草叢中做個白頭老翁。美好的約會到傍晚也不知在何處,只能持著釣鉤空吟江上的風。
陋巷長聞君子窮:化用“君子固窮”,指君子能安于窮困。
儒宮:指讀書求仕。
鹵莽:粗疏。
三徑蓬:化用“三徑”典故,指歸隱者的住處,蓬表示蓬草,這里說小徑長滿蓬草。
青眼士:指知音,典出阮籍青白眼的故事。
佳期:美好的約會。
把鉤:此處陳九思認為是“把釣”之訛,即持釣竿。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窮困的生活狀態。可能當時社會環境不佳,詩人在仕途或生活上遭遇挫折,只能在簡陋的居所中過著清苦的日子,從而寫下此詩表達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安貧樂道的精神,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它體現了詩人在困境中堅守自我、追求精神境界的品質,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古代文人在窮困時的一種生活態度和情感抒發。
芳菲廉家園,換我塵中春。古樹不受采,白云為之賓。中列萬寶枝,夭娜瑤池神。背立飲清露,耿耿猩紅新。幽蜂集佳吹,炯鷺搖精銀。層臺團松蓋,其下疑有人。奕罷忽仙去,飛花點枰茵。高藤水蒼佩,再摘誰為紉?濯纓及吾足,照映須眉真。暝色起孤鳥,寒光蕩青蘋。信美非故居,整馬來城闉。
四窗滅盡讀書燈,窗外唯聞步鐸聲。辜負江山好明月,閑來此地趁虛名。
蒼天變色雪漫漫,樹樹江頭帶恨看。舊讀史來今記憶,白衣冠客從燕丹。
瀟湘江水接天河,第一傷心是汨羅。斑竹岡頭蘭蕙死,黃茅壟上艾蒿多。
平生懶墮。只贏得、無憂一枕高臥。蓬頭垢面,不管形骸摧挫。任三光、日夜奔馳,放四大、林泉擔荷。深溪畔,幽巖左。青山擁,白云鎖。災禍。雷轟電掣,無由近我。日午起行了還坐。把舊習般般打破。清閑處,唯有這些兒個。倦貪心、樂受貧窮,愛恣意、慵興煙火。糧無貯,丹無貨。蕭然唱,灑然和。堪可。神仙未了,優游且過。
指點云間數點紅,笙歌正擁紫髯翁。誰知愛酒龍山客,卻在漁舟一葉中。
瘦骨如松喜遇春,短筇扶我步苔茵。蓬門瀟灑多車轍,義路荒蕪少故人。樹帶煙霞添暝色,天留猿鶴伴閒身。臨風自讀囚山賦,非愧儀曹作外臣。
高輪轉深淵,下瀉石蟾口。臨之設軒檻,清絕更無有。愛此山中來,應須坐良久。
落盡天桃萬樹花,傷心重問舊琵琶。平康門巷多相似,不記垂楊第幾家。
岐王長見。竹里納涼離水殿。廿八絲牽。海外乘來太乙船。慵妝微醉。粉頸低垂貪午睡。錯認萱花。占斷秋光處士家。
長亭日暮酒初醒,策馬西風問去程。幾處啼猿催客淚,滿林落葉送秋聲。鳴笳晝寂狼煙凈,貢篚東來鴨綠平。燈火萬家弦管沸,不知遼海是邊城。
碧云紅樹晚相間,佇立不堪游子情。劃破秋空一行雁,斷腸南去兩三聲。
誰折一枝千里信,江南曾寄與人誇。如今不奈城頭角,僝僽花神也撒花。
鳳皇一舉用八極,金陵猶有鳳皇臺。萬年龍虎自蟠踞,此日鳳皇須復來。隴西太白已無跡,江左夷吾真有才。登高送客多古意,長歌慷慨共持杯。
若要開花須護持,花枝怕雨怕風吹。抽條結蕊千辛苦,糝土埋苔一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