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名
玉階王道泰,金門詞藻多。
文雄自指引,美景相經過。
野氣連空谷,春色滿長河。
方從君子會,終宴且當歌。
(見影印本《新編纂圖增類群書類要事林廣記》卷七。)
玉階王道泰,金門詞藻多。
文雄自指引,美景相經過。
野氣連空谷,春色滿長河。
方從君子會,終宴且當歌。
(見影印本《新編纂圖增類群書類要事林廣記》卷七。)
玉石臺階象征著王道安泰,金馬門中多有善用詞藻之人。文章雄杰親自指引,一同欣賞美景。野外的氣息連著空曠山谷,春色布滿了長河。剛參加君子的聚會,宴會結束就應當放歌。
玉階:玉石臺階,常象征朝廷。王道泰:王道,儒家提出的一種以仁義治天下的政治主張;泰,安定、太平。
金門:即金馬門,漢代宮門名,學士待詔之處,后泛指朝廷官署。
文雄:文章雄杰。
相經過:相互往來、欣賞。
野氣:野外的氣息。
由于資料有限,難以明確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從詩中“玉階王道泰”可推測當時社會政治相對安定,詩人可能處于一個文人聚會頻繁、文化氛圍濃厚的時期,在參加聚會時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文人聚會場景和自然春色,展現了當時社會的安定和文化的繁榮。其特點是將朝廷與自然之景結合,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不大,但可作為研究當時文人生活和創作風格的資料。
德望三山重,勤勞一節忠。丹心明貫日,英氣浩如虹。趣召恩方急,跏趺事已空。功名重回首,寂寞淚東風。故相傳勛閥,風流見典刑。所期為旱雨,何意墮明星。有美閒桴鼓,姑蘇詫使亭。若追甘露事,忠首定丹青。
泊舟遙望匡廬寺,惟聽微鐘響曙撞。日射紫煙霏滟滟,風飄高瀑灑淙淙。常因來往懷香閣,未得登臨躡石矼。時遇鄉園文翰侶,又乘湖艇下雙雙。
吾昔游上都,邂逅得二汪。謬蒙傾蓋知,所知遂不忘。既我晚際遇,翰墨頗見長。二汪適不偶,空谷有芬芳。棲遲戀衡門,隱跡寄賣漿。相與討文義,昕夕共徜徉。笙竽間琴瑟,歌吹六藝場。今予遭薄譴,于世盡炎涼。惟子不忍棄,時來訪行藏。古人嘆羅雀,今乃見糟糠。予適有遠行,相送千里疆。長路思屏營,執手以傍徨。翩翩鳧與雁,將翱復將翔。朝嬉仍共浦,夕宿各一方。谷風箴義缺,白駒詠食場。素交終不替,是道足以臧。誼敦古所難,申詠于斯章。
即邪是正,即藥是病。乞水指井,乞飯與甑。殺人如麻,出邪命定。而得正命,尸羅清凈。而八萬四千清凈,是謂毗盧遮那正法眼藏。以平等印封之,以僧伽梨蒙之。無心者來,彈指門開。圣凡不盡,金鎖生苔。丹青回互,南北呈露。影落千江,誰知月處。
白玉連環,與雪等色。置郎腕中,不辨誰白。
大寧無路援開平,極北孤懸獨石城。遙憶先皇親躍馬,長驅絕塞苦提兵。寒流汩汩交樵徑,野戍荒荒列漢旌。千載土人談往事,伯顏山下有英聲。
星漢曾聞犯斗槎,遠游真臥白鷗沙。康侯疏草傳天下,蘇軾才名重越淮。一榻醉同清海月,幾年吟傍刺桐花。上林奏賦思供奉,會見金莖賜露華。
鳳凰城頭初日明,尚舍省親辭玉京。金陵酒香花欲語,楊子潮來江有聲。懷英每切白云念,令伯獨深烏鳥情。高堂鶴發喜無恙,行看彩衣稱壽觥。
彩箋一軸敵瓊瑰,喜見親題手自開。遠勝浣花人寄到,貴從視草客分來。百張重疊霞初卷,十色參差錦乍裁。紅藥篇章方雅稱,老夫無用擬封回。
三年聽訟已神明,愛士風流更擅名。齊相最能知石父,魯人那得目荊卿。頻為岳牧過南楚,遂使臺門隔玉京。一片恩波珠浦水,中含鮫淚送公行。
陽春襟度變霜臺,十日杭城幾往來。扶善看公伸赤手,有容當世豈無才。畫前易卻須參透,刪后詩真費剪裁。晚雨關頭遠相送。百年懷抱一時開。
西墅池亭背郭開,小喬同賦憶尋梅??蓱z入望盈盈水,曾照驚鴻步影來。
依人我賦仲宣樓,破浪君乘元干舟。投分只緣詩磊落,浮杯更愛酒風流。每因紅粉傳新句,未許烏紗換舊頭。今日遠祈生日喜,真情不必字間求。
檻外千峰擁翠來,萬家煙樹望中開。主人不淺登樓興,對月頻傾綠酒杯。
我行二千里,訪子南山陰。不憂天風寒,況憚湘水深。辭家仲秋旦,稅駕九月初。問此為何時,嚴冬歲云徂。勞君步玉趾,送我登南山。南山高不極,雪深路漫漫。泥行復幾程,今夕宿櫧洲。明當分背去,惆悵不得留。誦君贈我詩,三嘆增綢繆。厚意不敢忘,為君商聲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