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琵琶
金屑檀槽玉腕明,
子弦輕撚為多情。
只愁拍盡涼州破,
畫出風雷是撥聲。
金屑檀槽玉腕明,
子弦輕撚為多情。
只愁拍盡涼州破,
畫出風雷是撥聲。
鑲嵌著金屑的檀木琵琶琴身,在她潔白如玉的手腕下顯得格外明亮。她輕輕捻動著細弦,流露出無盡的深情。只擔心彈盡了《涼州破》這曲,那撥弦聲就像畫出的風雷般震撼人心。
金屑檀槽:鑲嵌金屑的檀木琴身。檀槽,琵琶等弦樂器上架弦的格子,多用檀木制成。
子弦:較細的弦。
撚:同“捻”,用手指搓轉。
涼州破:曲調名。
撥:彈奏弦樂器用的撥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此詩應是詩人在欣賞王家琵琶演奏后有感而發。當時琵琶演奏在社會上較為流行,詩人被演奏者的技藝所打動,從而創作了這首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琵琶演奏者的高超技藝。其突出特點是通過視覺和聽覺描寫,生動展現演奏場景。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也是描寫音樂的佳作。
鳳語雙調碧玉笙,羽裳群擁翠霓旌。四時景物足蕭爽,六月晝寒如太清。丁令回歸應發興,項斯標格況知名。過門下馬豈無謂,行酒賦詩殊有情。
黑衣公子居林丘,黃頭王孫非阿儔。空山月落松露下,時與玄鶴鳴清秋。山人不歸今幾載,夜帳空兮怨蘭?。一聲啼斷巫山云,竹枝歌里愁如海。巫山之高高摩天,雖有長臂難扳緣。前林霜果已垂赤,好從爾群高摘實。
碧云涌風雨,一夕吳江秋。灑翰成快事,不復存微愁。自況申前盟,涉景懷舊游。吾生遠相引,有如乘虛舟。水深波浪惡,未若隨清流。涼氣滌煩暑,青天月如鉤。愛此出世士,去來恒與謀。
客久賢王兩賜衣,不知春到巳春歸。清朝試出都門看,留得殘紅一片飛。
談笑成盧事亦難,一言能借百年安。群奸未死公休恨,但遣枯枝作歲寒。
苕溪之水何泠泠,吳山一峰天目青。千林萬壑子云亭,從他世人還解事,白頭不厭太玄經。
登臨陡覺挹塵埃,時有清風颯滿懷。螮蝀一條連古岸,玻璃萬頃自天來。寒光浩渺輕煙闊,綠玉參差遠岫排。南指閩山猶萬里,遠人歸興正無涯。中郎亭樹據江鄉,雅稱詩翁賦醉章。莼菜鱸魚好時節,晚風斜日舊煙光。一杯有味功名小,萬事無心歲月長。安得便拋塵網去,釣舟閑倚畫欄旁。
連樓接踵滿人間,每醉都來扣汝關。我有傷心三子痛,生雖苦海萬年甘。騎羊騎鶴心都絕,路北路南事未安。更下懸床重置盞,縱多言語是徒然。
岸樹枝枝禿影中,雪風一半半春風。楝梢落盡黃金彈,猶有紛紛綴彈茸。
勞生何擾擾,衰鬢已蕭蕭。偶得《楞嚴》讀,都將世慮消。水流虛谷靜,云度碧天遙。獨坐忘言久,西山對寂寥。
驅馬出京華,疲民盡怨嗟。孤臣難報國,老客不思家。釀雪觀云氣,占風看月牙。翻思未遇日,嘯傲寄煙霞。有疾不飲酒,無悰難賦詩。豪強妨撫字,奸黠玩鞭笞。廢堞群鴉集,荒山雪意垂。庭前一曕眺,聊爾當遨嬉。
璇空霞蔚迥云興,才舞山香黛色層。攀不得時如對鏡,看難真處似攜燈。禺中已識傾陽近,木末初逢泫露凝。偶爾啟關迎快客,踏來滿徑碎何曾。
文章甲天下,氣節愧當時。公母亦滂母,千秋名共馳。
閑里看山山不老,白發年年,又換青蔥稿。有時郁怒時平拗,不似人間多鐐銬。石冷苔稀都覺好,只要無人,只要無塵到。春生坎下無心草,秋落煙中無用棗。
龍節迢迢去不歸,漢家將軍建國威。當時曾見樓櫓集,異代空聞塵土飛。風壓春潮吞亂嶼,岸分古木轉斜暉。旁人猶解祠神女,何故功臣廟貌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