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山神女祠歌 迎神
坎坎擊鼓,魚山之下。
吹洞簫,望極浦,女巫進,紛屢舞。
陳瑤席,湛清酤,風凄凄兮夜雨。
不知神之來兮不來,使我心兮苦復苦。
坎坎擊鼓,魚山之下。
吹洞簫,望極浦,女巫進,紛屢舞。
陳瑤席,湛清酤,風凄凄兮夜雨。
不知神之來兮不來,使我心兮苦復苦。
咚咚擊響戰鼓,在那魚山腳下。吹奏起洞簫,眺望遙遠水濱,女巫上前,紛紛多次起舞。鋪陳華美的坐席,斟滿清醇的美酒,寒風凄凄啊夜降細雨。不知神女是來還是不來,讓我的心啊痛苦又痛苦。
坎坎:象聲詞,形容擊鼓的聲音。
極浦:遙遠的水濱。
紛屢舞:紛紛多次起舞。
陳瑤席:鋪陳華美的坐席,瑤席指華美的席子。
湛清酤(gū):斟滿清醇的美酒,湛意為滿,酤指酒。
凄凄:形容寒風寒冷的樣子。
此詩為唐代王維所作,描繪魚山一帶祭祀神女的迎神儀式。唐代民間多有自然神靈崇拜,詩中場景或源于作者實地觀察,反映了當時民間祭祀活動的真實面貌。
詩以迎神祭祀為主題,通過擊鼓、吹簫、女巫起舞、陳設祭品等細節,展現民間祭祀的莊重與虔誠。結尾“苦復苦”突出對神靈是否降臨的擔憂,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是王維描寫民俗生活的典型作品。
妾身兮不令。 嬰疾兮來歸。 沉滯兮家門。 歷時兮不差。 曠廢兮侍覲。 情敬兮有違。 君今兮奉命。 遠適兮京師。 悠悠兮離別。 無因兮敘懷。 瞻望兮踴躍。 佇立兮徘徊。 思君兮感結。 夢想兮容輝。 君發兮引邁。 去我兮日乖。 恨無兮羽翼。 高飛兮相追。 長吟兮永嘆。 淚下兮沾衣。
我欲御天風,飛上廣寒宮闕。撼動一輪秋桂,照人間愁絕。歸來須著酒消磨,玉面點紅纈。起舞為君狂醉,更何須邀月。
青樓缺。樓心人待黃昏月。黃昏月。入簾無奈,柳綿吹雪。 誰人弄笛聲嗚咽。傷春未解丁香結。丁香結。鱗鴻何處,路遙江闊。
水空高下,望沈沈一色,渾然蒼碧。天籟不鳴涼有露,金氣橫秋寂寂。玉宇瓊樓,望中何處,月到天中極。御風歸去,不愁衣袂無力。此夜飄泊孤篷,短歌誰和,自笑狂蹤跡。咫尺藍橋仙路遠,窅窅云英消息。疏影婆娑,恍然身世,我是尊前客。一聲凄怨,倚樓誰弄長笛。
綠水黏天凈無浪。轉東風、縠紋微漲。個中趣、莫遣人知,容我日日、扁舟獨往。 平生書癖已無恙。解名韁、更逃羈網。春近也、梅柳頻看,枝上玉蕊、金絲暗長。
酒力先從臉暈生。粉妝新麗笑相迎。曉寒高護彩云輕。 不語似愁春力淺,有情應恨燭花明。更於何處覓傾城。
誰負旋乾手,當春起蟄蟲。 魚龍驚寂寞,天地喜昭融。 墐戶身方遠,昂霄意已雄。 俗聾誰與破,予欲問豐跂。
真個家居好,纖兒自不關。 遍尋遺父老,一指舊江山。 野寺無僧住,空城有鳥還。 潮回應寂寞,胡騎下孱顏。
疏雨過城北,征帆入海東。鳥鳴孤磬夕,人去小村風。
寂寂尊中酒,飄飄陌上蓬。為緘離別意,早晚付郵筒。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一片蒼崖璞,孕秀自天鍾。渾如暖煙堆里,乍放力猶慵。疑是犀眠海畔,貪玩爛銀光彩,精魄入蟾宮。潑墨陰云妒,蟾影淡朦朧。溈山頌,戴生筆,寫難窮。些兒造化,憑誰細與問元工。那用牧童鞭索,不入千群萬隊,扣角起雷同。莫怪作詩手,偷入錦囊中。
蠲我饎餴,絜我膋薌。有豆孔碩,為羞既臧。 至誠無昧,精意惟芳。神其醉止,欣欣樂康。
蠲我饎餴,潔我膋薌。有豆孔碩,為羞既臧。 至誠無昧,精意惟芳。神其醉止,欣欣樂康。
潦倒山林已二毛,忽聞□□下衡茅。 祖宗積德幸多世,甥舅何妨共奪標。 柳拂祥光看虎榜,杏花春色上云袍。 從今莫作懷家計,須效忠良答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