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涼歷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喬木
謝朓出華省,王祥貽佩刀。
前賢真可慕,衰病意空勞。
貞悔不自卜,游隨共爾曹。
未能齊得喪,時復誦離騷。
閑蔭七賢地,醉餐三士桃。
蒼苔虞舜井,喬木古城壕。
漁父偏相狎,堯年不可逃。
蟬鳴秋雨霽,云白曉山高。
咫尺傳雙鯉,吹噓借一毛。
故人皆得路,誰肯念同袍。
謝朓出華省,王祥貽佩刀。
前賢真可慕,衰病意空勞。
貞悔不自卜,游隨共爾曹。
未能齊得喪,時復誦離騷。
閑蔭七賢地,醉餐三士桃。
蒼苔虞舜井,喬木古城壕。
漁父偏相狎,堯年不可逃。
蟬鳴秋雨霽,云白曉山高。
咫尺傳雙鯉,吹噓借一毛。
故人皆得路,誰肯念同袍。
謝朓曾離開華美的中樞官署,王祥留下過贈佩的刀。前賢的風范真值得追慕,我卻衰病纏身空自徒勞。吉兇難料無法自行占卜,只好隨眾人一同游遨。未能做到將得失等同視之,不時吟誦《離騷》排遣愁惱。在七賢隱居之地的樹蔭下閑坐,醉中品嘗著三士桃的味道。青蒼的苔蘚覆蓋著虞舜的古井,古老的城壕邊喬木高聳入霄。漁翁與我格外親近熟絡,歲月如堯年般流逝難以阻撓。秋雨后蟬鳴響亮,清晨云白群山高。近在咫尺盼得友人書信,如借一毛之力得到吹噓稱道。舊日友人皆已仕途通達,誰肯念及當年同袍的故交?
謝朓:南朝齊詩人,曾任中書郎(華省指中樞官署)。
王祥:魏晉名臣,以孝著稱,“貽佩刀”典出其贈刀勉人之事。
貞悔:《周易》術語,貞為卜問,悔為悔恨,此處指命運難測。
七賢地:借指竹林七賢隱居之地,代指清幽隱逸之所。
三士桃:化用“二桃殺三士”典故,或指甘甜之桃。
虞舜井:傳說中舜帝所鑿之井,代指古跡。
同袍:出自《詩經·秦風·無衣》,指共患難的友人。
此詩約作于杜甫游歷山東期間(746年前后)。時逢夏日,詩人于歷下古城(今濟南)西北隅納涼(題中“追涼”即尋涼),見清泉喬木、古跡幽景,觸景生情,追憶前賢事跡,感慨自身漂泊衰病、仕途失意,遂作此詩。
全詩以“追涼”為引,由景及史,由史及情,通過追慕前賢、自傷境遇、感慨友道三個層次,展現詩人深沉的人生悲慨。詩中典故與實景交融,情感真摯,是杜甫早期游歷詩作中兼具歷史厚度與個人情懷的佳作。
玲瓏千丈崖,高處倚蓬萊。
山月照得白,天風吹不開。
渴龍棲古井,病鶴下蒼苔。
祇有麻衣叟,時時把易來。
難尋華表與豐碑,三尺墳臺山四圍。
翁仲多年蒼珮剝,子孫寒食紙錢稀。
瘦藤拔地長蛇走,灌木維垣野鼠肥。
遠也久違鄉族去,忍將椒酒酹斜暉。
文公闕里女星源,手澤遺書尚有傳。
精舍三年常作主,修程千里若登仙。
青衫槐笏存家譜,練帶花屏擁客船。
故老或詢予出處,為言索米向金淵。
風煙回首失,歲月但尋常。
忠義行衰世,凄涼在異鄉。
春流荒禹跡,天淚濕句芒。
擬剪園中韭,攜籃有跛臧。
素月出東嶺,照我白玉床。
床上何所有,累累書一囊。
詰曲科斗文,讀之不成章。
君車自翱翔,駕景朝紫皇。
蒼苔滿石匣,瑤書空秘藏。
仙人百尺臺,吹竹引鳳凰。
鳳兮來不來,虛此明月光。
八十一年休,云何不首丘。
豈無商女恨,肯作賈胡留。
書籍從人賣,田園有子收。
烏聊山在望,風雪去悠悠。
玉華翳日神封井,液泠秋根洗云影。
年年天女下來觀,露濕風吹太華頂。
冰枝脫葉墜欲舞,青鳥伺枝忽銜去。
夜深井氣白吐虹,井中龍子如守宮。
凡人不敢飲此水,往往夢寐游其中。
白髪夢鄉國,君歸路不迷。
洑槎秋見草,荒棧夜聞雞。
月過秦涼北,星深河漢西。
何因到卻返,吳語話分攜。
積陰生壑雨,野水學江流。
對屋見燈火,相望南渡頭。
浮槎到高樹,白黿起滄洲。
變怪若不測,神功安能尤。
稍退見涯涘,及來痕沫收。
崩疇出白石,隠隠如博投。
水楊洗荒根,素髪生古愁。
見此倏若化,故流還膠舟。
荒源不可詰,欲盡山云求。
云開三茅古洞天,借風一棹荊溪船。
所思緜緜常在夢,此行冉冉如登仙。
汲泉凈洗黃獨雪,?石深耕瑤草煙。
蕙帳香凝蒲坐暖,共讀南華秋水篇。
幾年野水倚扁舟,風雪塵埃暗綺裘。
齊魯青山恒北望,江湖白鳥共東流。
杜陵騎馬尋征路,李白題詩遍酒樓。
文學卑官何足說,直須攬轡覓封侯。
邊城未定苦無謀,年少金多絕不憂。
野戰已酣紅帕首,涂歌猶醉錦纏頭。
蛾貪銀燭那知死,月戀金尊不照愁。
亦欲避秦高隠去,桃花源上覓漁舟。
奎額昭回龍屈盤,入門已覺厭塵寰。
何當白髪三千丈,來寄清風五百間。
帝子釜搖金瀲滟,家人卦剔翠孱顏。
西湖日日船如織,半在南屏第一山。
上之回,舞干戚。鳴鸞在鑣,士飽力。桴鼓轟騰,罕山北。余刃恢恢,軍容肅穆。
王畿主辰,參后服神。繼圣伐功,卒扼以偏師,斷北狄。
矢菆鳴房,猬集的。質子援絕,親銜璧。
并俗嚬嚬,附于化,以安得。其屈產,歸帝閑。
四夷君長,來稱藩。籥節夷樂,示子孫。
一灣新綠護茅廬,草細泥松已可鉏。
野老但知分社酒,地官寧復進農書。
鶑花眼界人煙外,蠶麥生涯谷雨余。
我愛賦歸陶令尹,柳邊時見小藍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