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嵬坡
旌旗不整奈君何,
南去人稀北去多。
塵土已殘香粉艷,
荔枝猶到馬嵬坡。
旌旗不整奈君何,
南去人稀北去多。
塵土已殘香粉艷,
荔枝猶到馬嵬坡。
軍隊潰亂不聽從君王指揮又能怎么辦呢,向南去的人稀少向北去的人眾多。美人香消玉殞只剩殘塵,而荔枝卻依舊送到了馬嵬坡。
奈君何:對君王怎么辦,指軍隊不聽從唐玄宗指揮。
香粉艷:指楊貴妃。
荔枝:唐玄宗為博楊貴妃歡心,命人從南方快馬運送荔枝到長安。
此詩創作于安史之亂后,唐玄宗攜楊貴妃等出逃蜀中,途經馬嵬坡時,軍隊嘩變,要求處死楊貴妃,唐玄宗無奈賜死楊貴妃。詩人目睹這一歷史悲劇,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唐玄宗因寵愛楊貴妃而導致國家動蕩、美人香消。其特點是對比鮮明,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馬嵬坡事件的經典詩作,以獨特視角展現了歷史悲劇。
日腳歸云到坐隅,凍禽唧?樹扶疏。
望窮野麥綠不斷,春入山梅香有余。
恐是滕公千載室,定無汲冢五車書。
人間可乏賢公子,長鋏歌成食有魚。
博山灰冷一星寒,散亂文書少讀殘。
夕飲清冰消熱易,夢為胡蝶過家難。
潘郎桃樹參差見,沈老腰圍隱約寛。
雅量故應容嬾拙,功名同向鏡中看。
鈴閣文書得少休,故將湖水慁清眸。
似從天姥逡巡坐,擬放仙槎自在流。
具眼不隨千派轉,此身元并一漚浮。
羌誰戲墨通三昧,信是人間萬法儔。
窮極天窺涘,幽陰地絕春。
石壇荒誓鬼,藥媼下羌神。
鬭雀分疏事,晴山親近人。
刲羊留髄骨,正欲卜歸辰。
小槽軋玉逗瓊漿,滿酌金花薦壽觴。
已有駿駒傳驥足,莫辭持節下羊腸。
護詩何處無靈物,報國新來有皂囊。
要覓甘棠尋舊愛,莫云千里蔽柔桑。
不寐成孤坐,悠悠百感生。
燈明將續晝,鼓急欲移更。
藥熟知僮倦,杯殘任鼠爭。
羈懷忘未得,時作下階行。
項沒黃茆疑虎蹲,風搖脫木本浮云。
忘機沙溆雙鸧遠,小景人家一水分。
野寺鐘聲昏后寂,寒衣砧子夜深聞。
山中悅老無亭榭,白酒長新橡栗肥。
瀟湘千里凍誰結,夜趣小傖駕桃葉。
故人此心思見之,幸有寒光交雪月。
興來興盡我自樂,棹去棹回共何約。
入門篝火撥新醅,相對此君殊不惡。
孤宦輪蹄消歲月,誰緣清賞慰蹉跎。
曾行軒戶昔無處,見在江山今得多。
雪色云容通劍閣,鏡光池溜屬天河。
本來一段真奇絕,不肯關情奈俗何。
春去山鳥悲,春歸山鳥樂。
高軒一樽酒,臥看山花落。
廚煙續云根,澗水斷冰腳。
山中不可留兮歸去來,日暮蕓香裛羅幕。
越州刺史越州僧,曾是龍華同會人。
偶向祝融峰下過,便從香積缽中親。
毫端寶剎重重現,句里藏機一一新。
正是連天鴈回日,此心先已到江濱。
君不見郝氏庭前晚日破秋陰,隆也便便千古心。
又不見云夢漁磯碧水處,俊也清名掛青史。
儒風忠節兩傳家,杰氣源源長不已。
武威夜色沈秋月,武威樓上歌聲咽。
夢回天與玉麒麟,爭似峩眉千仞雪。
雪中落落多喬松,蒼枝偃干如虬龍。
枝上曾棲云表鶴,養雛飛去翔寥廓。
年來又見鶴雛歸,城郭依然人已非。
悠悠卻返煙霄去,蜀霧秦云千里暮。
擬握陂龍陟鳯臺,厭聞遠鴈一聲哀。
霜干殷葉背林去,雨足黃云歸谷來。
蕙幛可能留鶴宿,草堂終待覓榿栽。
有心培養山中桂,不束輪囷作散材。
江匯潨流搖地軸,路窮九頂切彤霄。
半犁好雨田香潤,一簸殘花春寂寥。
土馬未騣愁敗草,仙人得杖厭靈苖。
與公莫論從前事,楚些游魂卻可招。
梅花春里送君行,忽已芙蕖照眼明。
握手定須酬故約,憑欄猶切念高情。
下帷靜與忘言會,扇枕涼隨喜氣生。
只恐懸懸亦知我,有時清夢到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