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 福和
穆穆天子,
告成岱宗。
大裘如濡,
執(zhí)珽有颙。
樂以平志,
禮以和容。
上帝臨我,
云胡肅邕。
穆穆天子,
告成岱宗。
大裘如濡,
執(zhí)珽有颙。
樂以平志,
禮以和容。
上帝臨我,
云胡肅邕。
端莊恭敬的天子,在泰山完成封禪告成功。黑色禮服濕潤有光澤,手持玉笏容貌莊重。音樂用來平定心志,禮儀用來調(diào)和儀容。天帝降臨監(jiān)察我們,怎能不肅敬和悅。
穆穆:端莊恭敬的樣子。
岱宗:泰山的尊稱,為五岳之首。
大裘:古代帝王祭天時穿的黑色禮服。
濡(rú):濕潤,此處形容禮服光澤柔潤。
珽(tǐng):玉笏,帝王朝會或祭祀時所持的玉制手板。
颙(yóng):嚴肅莊重的容貌。
上帝:古代指天帝、上天。
肅邕(yōng):肅敬和悅;邕,通“雍”,和諧。
此詩或為古代帝王封禪泰山時所用的祭祀樂歌。封禪是帝王在泰山舉行的最高規(guī)格祭典,標志著天下太平、帝王功績昭著,詩中反映了傳統(tǒng)禮制中對天地的敬畏與國家大典的莊重。
詩中通過描繪封禪典禮的具體場景(如天子儀容、禮樂儀式),展現(xiàn)了古代禮制文化的核心——敬天法祖。語言凝練典雅,是研究古代祭祀禮儀與政治文化的重要文學載體。
月窗青錦麝塵寒,夢繞煙條露蕊看。但覺身輕似蝴蝶,種香風物異槐安。
東林薄酒試新嘗,中有松花膩粉香。遣送潁川陳有道,書齋渴飲勝茶湯。
九重蕡燭照簾櫳,三殿乘輿去賀冬。金面垂慈多喜色,史官書瑞奏年豐。
白玉堂前一樹梅,先于城外百花開。物情似與閑相稱,又惹東風意緒來。
云飛大野曉模糊,水國微茫一雁呼。風起四檐翻玉樹,天移萬象入冰壺。子卿持節(jié)終歸漢,裴相乘虛急破吳。五稼從茲兆豐稔,老農(nóng)爭說往年無。
白首幽棲只一區(qū),恥將名姓世人呼。讀書借得村中社,歲勝看將壁上圖。地僻絕來高士駕,家貧先辦縣官租。山廚不問炊煙少,猶向桑間飯餓夫。
錦城真演臺城劇,炊煙幾家青裊。堞雉圍云,籠鶧斷粒,寖要蒼苔生灶。斜陽下了。算辟谷仙緣,者番修到。何物撐腸,五千文字理殘稿。村舂聽久絕響,怕山登飯顆,依樣人少。索到長安,乞如顏令,尚記承平年少。秋懷耐老。盡米汁參禪,醉還同飽。唱罷糧沙,戰(zhàn)云天未掃。
保心如止水,為行見真書。
蕭蕭山下人,閉門衣裘單。春心動溪谷,曉起捫松看。
春事憶松江,江上花無數(shù)。一枕匆匆醉夢中,芳草臞庵路。攜手度虹梁,洗眼看漁具。鹽豉莼羹是處無,早買扁舟去。
水榭山林向夕幽,笛聲遙在木蘭舟。江空處處多明月,不用相尋秉燭游。
函關(guān)度青牛,生在空桑中。藁砧未刀頭,妾身變山峰。三年化為碧,是血本來紅。古來埋直氣,曾見吐長虹。
幾千城市此山林,搆得行窩趣轉(zhuǎn)深。紫陌斜連青嶂路,紅塵獨結(jié)白云心。洛春每向環(huán)中探,顏樂時于瓢外尋。老我自憐多野興,何時石上聽鳴琴。
相見凄涼色,孤懷風雨天。黃金交易薄,清鏡老堪憐。馬出燕南路,家臨濟北田。送君一長嘯,高鳥沒蒼煙。
南郊冊禮是新儀,圣主從容得面咨。一一榻前親指授,卻教傳與太常知。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