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贈張五弟諲三首 二
張弟五車書,讀書仍隱居。
染翰過草圣,賦詩輕子虛。
閉門二室下,隱居十年余。
宛是野人野,時從漁夫漁。
秋風自蕭索,五柳高且疎。
望此去人世,渡水向吾廬。
歲晏同攜手,只應君與予。
張弟五車書,讀書仍隱居。
染翰過草圣,賦詩輕子虛。
閉門二室下,隱居十年余。
宛是野人野,時從漁夫漁。
秋風自蕭索,五柳高且疎。
望此去人世,渡水向吾廬。
歲晏同攜手,只應君與予。
張五弟有五車藏書,讀書還隱居山林。他揮筆寫字超過草圣張旭,賦詩不把司馬相如的《子虛賦》放在眼里。他在二室山下閉門隱居,已經十多年了。他宛如山野之人,時常與漁夫一起捕魚。秋風蕭瑟,五柳高大而稀疏。望著這般景象,似要遠離塵世,渡過水到我的住處。年末我們攜手同行,只應有你和我。
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淵博。《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染翰:以筆蘸墨,指書寫、繪畫。草圣:指張旭,唐代書法家,以草書著稱。
子虛:指司馬相如的《子虛賦》。
二室:指河南登封的太室山和少室山。
五柳:指代隱居生活,源自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王維與張諲交好,張諲隱居讀書,王維作此詩戲贈友人,展現出兩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和對隱居生活的共同追求。
此詩主旨是贊美張五弟的才華和隱居生活,突出了詩人對這種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語言自然,情感真摯。在王維的作品中體現了他對友人的欣賞和對閑適生活的追求。
仙舟遠向薊門開,兄弟風塵爾又回。
紫氣獨懸關外滿,浮云偏逐夢中來。
乘龍應羨仙郎駕,引鳳同棲玉女臺。
分手各天遙記憶,莫令春雁阻書裁。
折屐棋邊情易矯,
捋須箏畔淚難禁。
何如拍手招元放,
玉室金堂深更深。
百卉驚寒各息機,庭前群玉正芬菲。
煙銷洛浦美人出,月上黃陵帝子歸。
粉面半遮癡不語,冰心無侶欲何依。
芳名不負稱仙字,山澤誰人重素輝。
招客圖客歡,
不圖能病客。
既醉失匕箸,
吐茵墮巾幘。
何堪款曲意,
貽念風月夕。
拂旦往問訊,
慚恨見顏色。
落花如塵香不歇,紫簫吹急夕陽沒。
靈旂似復小徘徊,解纜風微訖不發。
碧波涵鏡逼人清,照見輕妝水底月。
龍宮百寶縱光怪,洛水明珰漢皋佩。
淫佚民心有識傷,升平馀事無人繢。
神來漠漠云無心,神去滔滔空水深。
士女雜沓舉國狂,年年迎送鯤身王。
二日望塔尖,今朝竟過塔。
其里四五耳,風湍憚磕磕。
丹樓如霞書,高義天地沓。
不暇一歷捫,茫茫風鶴雜。
二十里陵口,石牛雙?蹋。
奔牛奔此來,幾年角折拉。
茇涉欲何往,問石石無答。
石忙牛更勞,俗說浪噂?。
人事類此多,靜想忍笑盍。
前行呂城鎮,橋倒大定閘。
秉燭柁其下,夜岸喚聲韨。
似呼行不得,崩石落眼雜。
人生進足難,寸步可許趿。
即今平穩處,趑趄險頻踏。
橋外逆水船,萬纜堆螺蛤。
我舟石隙過,度齧愁聲?。
天明試駛溜,夾送煩雙龍。
回頭出自窞,無乃喪我嗒。
九派長江浩蕩來,
巴州古號小蓬萊。
臺能鑄鼎千年在,
樓為臨湖四面開。
舊井潮寒空憶柳,
仙山水冽尚呼梅。
不知家住湘西客,
日過湘君醉幾回。
月如無恨,便清輝萬古,長圓難缺。昔我來思渾不記,瓜果中庭重設。身世斜陽,悲歡逝水,鬢有星星發。驚聞人語,今年兩度佳節。
卻憶去歲中秋,輕云薄霧,黯黮芙蓉闕。造物多情還補得,潑眼明蟾奇絕。再舞霓裳,平分桂影,疑對千峰雪。重陽遲了,幾行白雁能說。
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游。
春前春后百回醉,江北江南千里愁。
未愛繁枝壓紗帽,最憐亂點糝貂裘。
一寒可賀君知否,又得幽香數日留。
間氣鐘河岳,深衷悟冕旒。雄文驚萬古,勁節凜高秋。清廟弦何絕,明堂柱不留。我生蒙許與,灑淚莫能休。
盛德歸冥寞,斯文轉寂寥。聲名昭信史,功業在清朝。遺表祈天切,忠魂入地遙。九重思亮直,應作楚辭招。
潦倒瞿曇饒口悄。拈花冤道頭陀笑。雞足山中眠未覺。誰知道。至今功業猶分剖。
唇口周遮何日了。禪床四面藤蘿繞。有個路頭君試討。梅花老。南園蝴蝶飛芳草。
童童山上松,條條風中柳。四時一以化,貞脆隨所守。
人生天地間,苦無金石壽。陰陽不停馭,霜露變林藪。
小人羨榮利,志士恥升斗。余生三十年,碌碌猶奔走。
探海斬妖蛟,利劍不在手。側身視風塵,哀歌對樽酒。
明月寫素心,孤云結良友。曾許稷契儔,羞居管晏后。
進未奮功名,退非耕畎畝。一身半浮沉,百年任休咎。
今古浩無涯,悠悠嘆白首。
樓閣聳岧峣,
參差極云際。
高窗曉色先,
晚景馀霞麗。
寥寥群動息,
冥心遠塵世。
影迷銀蠟,光凝玉乳,夢被彩云邀截。低鬟障袖不聞聲,比中酒、心情還怯。
帳綃隱約,簾鉤搖漾,殘漏沉沉未絕。忽驚風雨夜來多,認一派、朦朧花月。
欲拈班管淚漣漣,
家累驅人各一天。
細說米鹽郎亦厭,
回文詩附浣花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