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鬘 三
小庭花落無人掃,疎香滿地東風老。
春晚信沈沈,天涯何處尋。
曉堂屏六扇,眉共湘山遠。
爭奈別離心,近來尤不禁。
小庭花落無人掃,疎香滿地東風老。
春晚信沈沈,天涯何處尋。
曉堂屏六扇,眉共湘山遠。
爭奈別離心,近來尤不禁。
小庭院里落花無人打掃,稀疏的花香彌漫一地,東風也已漸老。暮春時節,音信杳無,不知在天涯何處才能尋到那人。清晨堂中擺放著六扇屏風,那眉黛就像湘山一樣遙遠。怎奈這離別之情,近來愈發難以承受。
菩薩鬘:詞牌名。
疎香:稀疏的花香。疎,同“疏”。
信沈沈:音信杳無。沈沈,深沉、寂靜的樣子。
屏六扇:六扇屏風。
爭奈:怎奈。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詞的情感基調推測,可能是詞人在暮春時節,因與愛人或友人分別,音信不通,從而引發了深深的思念和離愁。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離別相思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清幽,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婉約詞的典型風格,以細膩的情感和優美的語言展現了詞人的內心世界。
言尋王子喬,吹笙跨鸞鶴。高峰不見人,日暮藤花落。
山雨不來泉眼枯,注瓶未滿日西徂。待將瓶滿烹茶去,阻我卻聞山雨呼。
振屐稍踐危,援藤遂支滑。尚馀金玉氣,山川相應發。沼吳不滿眼,軒中樹如發。花覆闔閭城,石繞生公榻。適與幽人攜,及茲暮春月。坐久得忘言,移?蔭清樾。
道義真原宜早尋,況逢蘭若又春深。男兒本是四方客,離別何須苦動心。
北叟臨門種棘,南翁過路鉤衣。楚楚纖鱗水躍,英英鷙翮云飛。
詞人新命掌炎荒,雙峽凌霄水自長。金鎖現時知漢代,玉環遺處憶孫郎。三春雨在沾桃李,七字詩成和柏梁。請讀里人王積傳,中興循吏有輝光。
大事因緣到眼前,一時讎論且須懸。茫茫宇內身如寄,辯甚無邊與有邊?
脈脈客意長,灑灑秋候涼。川涂物色異,去住何回徨。公程歷江縣,霞氣薰衣裳。入門長大慰,稚弱含輝光。更燭夜苦短,拂曙星低橫。陽烏出海樹,來雁遙雙翔。獨驂向南紀,夷獠曾氈鄉。百年弦頌外,禮則馴陸梁。觀風足馀寄,一一堆中腸。
養疴斗室負高廊,六合須彌一芥藏。電炬通明疑舍利,心胸開拓即良方。敲窗驟雨淙淙潤,插缶疏花冉冉香。更得客來同促膝,笑談聲遏水泥梁。
頻年種豆繞幽居,深巷蕭條意不如。日晏炊煙分井臼,春前草色上階除。清時自分耽詩癖,白晝休嫌生事疏。祇憶桃源種桃者,秋江多致鯉魚書。
江南民,誠可憐,疫癘更兼烽火然。軍旅屯駐數百萬,米粟斗直三十千。去年奔走不種田,今年遠丁差戍邊。老羸饑餓轉溝壑,貧富徭役窮熬煎。豺狼左右虎后先,況爾不肯行楮錢。楮錢不行生禍愆,官司立法各用權。生民自此多迍邅。君不見海東風起浪拍天,海中十載無漁船;又不見淮南格斗血滿川,淮北萬里無人煙。通都大吧盡變遷,新鬼舊鬼皆銜冤。今上圣明宰相賢,政如日月開堯天。大布德澤清八埏,百辟忠義何以言?捐生棄死非徒然,我在畎畝心拳拳。無能與爾扶顛連,老眼迸淚如飛泉。
賈誼思明主,華元歸故都。張良辭北闕,范蠡泛東湖。
從來清瘦。更被春僝僽。瘦得花身無可有。莫放隔簾風透。一枝相映孤燈。燈明不似花明。細看橫斜影下,如聞溪水泠泠。
弦歌流化記琴堂,椎魯難言愧互鄉。正對薇花揮翰墨,猶能春草夢池塘。身在金華與玉堂,寄聲時到祝雞鄉。為言舊訪盧仝處,柳壓平堤水滿塘。
莫問是魔是佛,休言學道學禪。若能不作圣解,便是人間散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