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州野望
飄飖宕渠域,曠望蜀門隈。
水共三巴遠,山隨八陣開。
橋形疑漢接,石勢似煙回。
欲下他鄉淚,猿聲幾處催。
飄飖宕渠域,曠望蜀門隈。
水共三巴遠,山隨八陣開。
橋形疑漢接,石勢似煙回。
欲下他鄉淚,猿聲幾處催。
我漂泊在宕渠一帶,在這蜀門的山彎處極目遠望。江水仿佛與三巴之地一樣遙遠,山巒如同八陣圖般展開。橋的形狀好像與銀河相連,石頭的態勢好似被煙霧縈繞而回旋。我忍不住要流下客居他鄉的淚水,幾處猿猴的叫聲更催我淚下。
飄飖:漂泊。宕渠:古郡名,在今四川渠縣東北。
曠望:極目遠望。蜀門隈:蜀門的山彎處。
三巴:東漢末益州牧劉璋分巴郡為永寧、固陵、巴三郡,后又改為巴、巴東、巴西三郡,稱為三巴。
八陣:指諸葛亮所布八陣圖。
漢:銀河。
猿聲:古詩中猿聲常象征哀愁。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漂泊至宕渠一帶,在蜀地極目遠望,看到異鄉的山水景色,觸景生情,寫下此詩,抒發自己客居他鄉的孤寂與思鄉之情。
這首詩以景開篇,借景抒情,描繪了蜀地的山水風光,展現出詩人漂泊異鄉的愁緒。在藝術上,比喻手法的運用增添了詩歌的生動性,情景交融的寫法使情感表達更為深沉,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挽袖推腰踏破紳,舊聞攜手上天門。相逢應覺聲容似,欲話先驚歲月奔。新學已皆從許子,諸生猶自畏何蕃。殿廬直宿真如夢,猶記憂時策萬言。
躡足半天下,作意賦歸歟。燕申經始不日,胸次出規模。千古神峰擁護,萬古橫江繚繞,佳致足方壺。一飲一詞美,還得似君無。十步樓、五步閣,恣安居。薰蒸和氣,襲人盎盎覺春如。況是莊椿不老,那更徐雞并秀,父子看名俱。駟馬高車蓋,不減漢之于。
銀盤浴兔方二日,寶冊蟠龍甫半旬。甲觀誕彌佳氣郁,春宮衍慶縟儀新。前星色正光芒遠,少海波清潤澤均。鶴駕歸來傳密語,更將仁義域斯民。
窮經投老變書淫,兩鬢塵埃老欲侵。滿院好風炎日晚,一庭疏雨夜堂深。十年塵坌無高步,萬里云霄有素心。誰謂腐儒何所用,試將肝膽報知音。
愛此南園僻有馀,依稀景物似郊居。風軒自舞蒼筤竹,蓮沼雙游赤鯉魚。釀酒剩收元亮秫,換鵝時寫右軍書。人生縱意惟疏懶,莫遣門多長者車。
莫管東風歸路長,但將綺句答春光。候門兒女應相訝,滿袖離騷草木香。
祚終四百巳無漢,灘歷千年尚姓嚴。終古祠堂釣臺側,水光山色擁高檐。
市聲不到,曉鐘未動,渡水閑云幾朵。灘前灘后浪如山,正昨夜雷灣雨過。煙嵐照眼,水風散發,佳處容人并坐。若教吹笛到銀河,料應有雙星識我。
勸君九,念佛真心為上首。臨終化佛共來迎,七寶蓮華隨愿誘。
雙雙紫燕承恩重,立盡柔條活欲棲。莫忘六宮春雨暮,珠簾捲處不曾低。
烏臺夜雨傷神,赤壁秋風岸巾。此老眼空四海,舟中二客何人。
函谷如玉關,幾時可生還。洛陽為易水,嵩岳是燕山。俗變羌胡語,人多沙塞顏。申包惟慟哭,七日鬢毛斑。
織機娘,織機娘,豆花籬落風露涼。連宵織得幾疋布,一疋不知多少長。豈知東家新婦性拙慢,惟解貪眠飽餐飯。生憎爾曹咿?不肯休,看渠晚歲衣裳問誰辦。
雙臺絕壁鎖林霏,每恨躋攀足力微。今日重來問鷗鷺,絕無人跡上苔磯。
十二東秦比漢京,去年古寺共題名。早衰怪我遽如許,苦學憐君太瘦生。茅屋擬歸田二頃,金丹終掃雪千莖。何人更似蘇司業,和遍新詩滿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