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傳 一
何處,煙雨。隋堤春暮,柳色蔥蘢。
畫橈金縷,翠旗高飐香風,水光融。
青娥殿腳春妝媚,輕云里,綽約司花妓。
江都宮闕,清淮月映迷樓,古今愁。
何處,煙雨。隋堤春暮,柳色蔥蘢。
畫橈金縷,翠旗高飐香風,水光融。
青娥殿腳春妝媚,輕云里,綽約司花妓。
江都宮闕,清淮月映迷樓,古今愁。
哪里是那煙霧細雨籠罩之地?原來是隋堤的暮春時節,柳色蔥蘢。彩船裝飾精美,翠旗在香風中高高飄揚,水光交融。殿腳女們春妝嫵媚,如輕云里風姿綽約的司花仙女。江都的宮殿,在清淮倒映的月色中與迷樓相互映襯,這景象勾起了古往今來的愁緒。
隋堤:隋煬帝時沿通濟渠、邗溝河岸修筑的御道,道旁植柳。
畫橈(ráo):裝飾華美的船槳,這里代指船。金縷:指船上的裝飾。
飐(zhǎn):風吹物動。
青娥殿腳:指隋煬帝游江都時,選來拉纖的美貌女子。
綽約:形容女子姿態柔美。司花妓:掌管花的仙女。
江都:今江蘇揚州。
迷樓:隋煬帝所建的宮殿,極其奢華。
此詞可能創作于五代時期,當時社會動蕩,政權更迭頻繁。作者可能借隋煬帝的荒淫亡國之事,來警示當時的統治者,同時也抒發對歷史興衰的感慨。
這首詞以隋煬帝的故事為題材,主旨是借古諷今,感慨歷史興亡。其特點是將華麗的景物描寫與深沉的歷史哀愁相結合,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
濯錦江頭冬日晴,
水光山色傍人清。
我身偶閒來散步,
適有溪山能動情。
暴虎馮河豈問他,
不妨魑魅喜人過。
寂寥故國山中月,
蕩潏天風海上波。
云汝衣裳辭九土,
雨來戈戟戰群魔。
盧龍塞遠朱鳶近,
賺取離歌作挽歌。
書發臨安亂,
焉知投不虛。
報吾疑疾置,
遇客問湖居。
往事馀心力,
寒尊作歲除。
尋常饑飽計,
相念不為書。
江上涼風已似秋,
客中歌吹亦生愁。
金閶門外冶游子,
燈火回船不自由。
曾陪崇禮少年游,
一隔江湖五十秋。
碌碌那堪今日會,
空憐歲月白人頭。
醉袖籠鞭,正杏苑、一枝新奪。歸臥處、溪山窈窕,亭臺層疊。松籟梧煙縈客夢,溪茶澗筍醒人渴。羨升平、江左玉堂仙,風光別。
繁華事,行人說。凄涼債,今生結。又蝸黃蘚綠,斷碑殘碣。細雨零星漁榜火,亂鴉颯沓僧龕月。記小樓、一片伎衣紅,年時節。
雨洗新秋,遣涼意、驅除殘暑。還又是、天孫河鼓,一番相遇。銀漢橋成烏鵲喜,金奩絲巧蜘蛛吐。見幾多、結彩拜樓前,穿針女。
舟楫具,將歸去。尊俎勝,休匆遽。被西川七夕,四回留住。此地關心能幾輩,他年會面知何處。更倚闌、豪飲莫辭頻,歌金縷。
千尺京塵,斜陽沒處西風弄。
小樓夜永。鐵馬丁當動。
襯貼愁懷,那更寒籌送。
淚痕凍。天涯不了,遮斷還鄉夢。
拍板門槌且罷休,又將竿木向何州。瘦藤去處君知否,袖有黃巢折劍頭。
師子峰高壓白云,當時此老最尖新。百年舊事誰昭洗,今日南來又蜀人。
晚過盤山望,悠然寄遠心。
云陰移斷壑,牧唱下高岑。
倦馬仍尋路,饑烏未返林。
低回嘆華發,多向此中侵。
返照入招提
鐘聲出翠微
相應鶴聽慣
聞響不驚飛
東風吹醒南湖綠,臘痕放教春早。沁雪梅心,破煙柳眼,湔拂舊寒多少。燒燈未了。報庭院新晴,樓臺清曉。銀燭光中,繡簾開處篆煙裊。
畫堂移入蓬島。擁群仙舄履,云韶縹緲。南極壽星,西池王母,一對后天不老。膝前圍繞。有袍錦畫輝,墨香秋飽。醉倚蟠桃,洞天春正好。
江楓漁火夜,暗潮擱恨,分夢向誰邊。驟驚身是客,更為西風,寸緒墜樽前。拋殘望眼,認一發、何處山川。空聽得、透簾津鼓,終夕破愁眠。
情牽。初捐團扇,待老垂楊,省秋容偷展。休更將、舊歡馀淚,輕委霜天。如今照鬢湘波綠,料魚龍、不礙歸船。鄉訊好,行程莫負啼鵑。
龜銜甘露爭先到,
鳳吸醴泉隨后來。
投在太清仙酒甕,
道人日飲兩三杯。
人各既疇匹,我志獨乖違。
風吹冬簾起,許時寒薄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