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煙破樹頭驚宿鳥,露凝苔上暗流螢。
山人見月寧思寢,更掬寒泉滿手霜。
紺殿雨晴松色冷,禪林風起竹聲余。
風過古殿香煙散,月到前林竹露清。
更有閑宵清凈境,曲江澄月對心虛。
寒露已催鴻北去,火云漸散月西流。
園梅坼甲迎春笑,庭草抽心待節芳。
煙破樹頭驚宿鳥,露凝苔上暗流螢。
山人見月寧思寢,更掬寒泉滿手霜。
紺殿雨晴松色冷,禪林風起竹聲余。
風過古殿香煙散,月到前林竹露清。
更有閑宵清凈境,曲江澄月對心虛。
寒露已催鴻北去,火云漸散月西流。
園梅坼甲迎春笑,庭草抽心待節芳。
煙霧消散,驚起了樹頭棲息的鳥兒;露水凝結在青苔上,暗處有螢火蟲在流動。山里人見到明月哪會想著睡覺,還捧起寒泉,滿手冰涼如霜。雨后初晴,紺殿旁松樹透著寒意;禪林里風吹過,竹葉聲余音裊裊。風拂過古老的殿宇,香煙飄散;月光灑在前邊的樹林,竹上露水清瑩。還有那閑適夜晚的清凈之境,曲江澄澈的月色對著虛空。寒露已至,催促著大雁北飛;熾熱的火云漸漸消散,月亮向西流轉。園中的梅花綻開花蕾,似在迎春歡笑;庭院里的草抽出新芽,等待時節綻放芬芳。
宿鳥:棲息的鳥。
山人:山居者,指隱士。
紺殿:紺色的殿宇,通常指佛寺。
鴻:大雁。
火云:熾熱的云,象征炎熱。
坼甲:綻開花蕾。
抽心:抽出新芽。
由于僅為詩句,難以明確具體創作背景。推測可能是詩人在山林或佛寺中,被周圍的自然景色和寧靜氛圍所感染而創作,體現其對閑適生活和自然之美的追求。
這些詩句描繪了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展現出清幽寧靜的意境。語言優美,手法多樣,體現了詩人較高的藝術造詣,反映出其對閑適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喜愛。
一支清急萬山來,穿竹喧飛破石苔。
夢在故鄉臨欲到,緣憶舊游相似處,月明山響子陵臺。
半塘前日染來紅,瘦盡金方昨夜風。
留樣最嗟無巧筆,魂斷舊溪憔悴態,冷煙殘粉楚臺東。
雨余煙膩暖香浮,影暗斜陽古驛樓。
丹鳳總巢阿閣去,長日老春看落盡,野禽閑哢碧悠悠。
倚風無力減香時,涵露如啼臥翠池。金谷樓前馬嵬下,世間殊色一般悲。
不耐高風怕冷煙,瘦紅欹委倒青蓮。無人解把無塵袖,盛取殘香盡日憐。
裊風驚未定,溪影晚來寒。
不得重陽節,虛將滿把看。
神仙誰采掇,煙雨惜凋殘。
牧豎樵童看,應教愛爾難。
桂華窮北陸,荊艷作東鄰。
殘妝欲送曉,薄衣已迎春。
舉袖爭流雪,分歌競繞塵。
不應將共醉,年去遠催人。
影欹晴浪勢欹煙,恨態緘言日抵年。
輕霧曉和香積飯,
何限斷腸名不得,倚風嬌怯醉腰偏。
點空夸黛妒愁眉,
何必浮來結夢思。
慚愧二年青翠色,
惹窗粘枕伴吟詩。
不向橫塘泥里栽,
兩株晴笑碧巖隈。
枉教絕世深紅色,
緣花更嘆人間事,
半日江邊悵望回。
夜來風入最高枝,罥斷愁腸幾尺絲。
楚塞曾吟煙午處,
還把舊年惆悵意,武安城下一吟詩。
金石皆銷鑠,賢愚共網羅。
達從詩似偈,狂覺哭勝歌。
高燕凌鴻鵠,枯槎壓芰荷。
此中無別境,此外是閑魔。
膩于瓊粉白于脂,京兆夫人未畫眉。
靜婉舞偷將動處,遙似西施上素妝。
細嗅深看暗斷腸,從今無意愛紅芳。
折來只合瓊為客,吳王臺下開多少。
愿作水仙無別意,年年圖與此花期。
縞帶與綸巾,輕舟漾赤門。
千回紫萍岸,萬頃白蓮村。
荷露傾衣袖,松風入髻根。
瀟疏今若此,爭不盡余尊。
小齋廬阜石,寄自沃洲僧。
山客勞攜笈,幽人自得朋。
瘦云低作段,野浪凍成云。
便可同清話,何須有物憑。
雪鬢不禁鑷,知非又此年。
退居還有旨,榮路免妨賢。
落落鳴蛩鳥,晴霞度雁天。
自無佳節興,依舊菊籬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