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干公題庭中太湖石二首 一
山立秪盈尋,高奇藥圃陰。
風濤打欲醉,巖穴蟄方深。
蘚點晴偏綠,蛩藏曉競吟。
歲寒終不變,堪比古人心。
山立秪盈尋,高奇藥圃陰。
風濤打欲醉,巖穴蟄方深。
蘚點晴偏綠,蛩藏曉競吟。
歲寒終不變,堪比古人心。
這太湖石像山一樣矗立,不過八尺有余,在藥圃的陰涼中顯得高峻奇特。它仿佛被風濤沖擊得快要沉醉,巖穴中蟄伏的生物正深藏其中。晴天時石上的苔蘚格外碧綠,清晨時蟋蟀競相在石中吟唱。即使到了寒冬它也始終不變,就像古人那堅貞的心。
秪盈尋:僅僅八尺多。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
蟄:動物冬眠,藏起來不食不動。
蘚:苔蘚。
蛩:蟋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對太湖石的贊美可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個寧靜的環境,看到庭中的太湖石,聯想到古人的高尚品格,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以庭中太湖石為描寫對象,贊美其高奇、堅貞的品質,借物抒情,體現詩人對古人品格的向往,在詠物詩中展現出獨特的思想內涵。
風流直欲占秋光,葉底深藏粟蕊黃。共道幽香聞十里,絕知芳譽亙千鄉。
與君文彩舊同朝,翠管文章上九霄。輦路香風隨鹵簿,天壇花雨聽簫韶。鹓鸞一別京關遠,云月三年楚水遙。欲寄清詩慰寥闃,汴河東去近無潮。
又見蘼蕪草,春芽出土膏。歲華愁里失,人事夢中勞。雪以乾風小,泉因細雨高。年年此除夕,努力是醇醪。
故人江上住,相望隔城東。開閣讀書夜,方予小夢通。澤蘭當水檻,秋桂起天風。何以贈君子,芬芳無乃同。
南北塵途往復還,離杯忽漫接初筵。風云未遂相期意,犬馬先慚各問年。幾歷艱危愁鳥道,自慚衰晚負龍淵。衡門羨爾多題詠,時有新篇可為傳。
同心花,合歡樹。四更風,五更雨。畫眉山上鷓鴣啼,畫眉山下郎行去。
小寒今日初交節,同云一色濃陰結。誰剪銀河不露痕,滿天飛下瓊瑤屑。雙旌疋馬停且行,仆夫推挽肩輿輕。四圍瑩白無塵滓,似我靈臺一點明。平生踏雪行應慣,王事勤勞又何怨。蹇驢破帽自多情,金帳羊羔奚足羨。逢人不說行路難,卻念小民饑與寒。更有關頭戍邊卒,鐵甲繞身寒透骨。
天上使星臨雁塞,滿城風雪蕩旌旆。犒賞連營倍戰心,健兒已遁龍荒外。君不見岢嵐州,云連雉堞生邊愁。寒天慘淡日易落,偏令鳥雀群啁啾。郁潾結冰高于岸,逝水暗咽翻西流。防秋復防秋,不虞歲暮烽火稠,黠虜交攻孤壘破,馬牛去盡犬獨留。犬蹲屋角吠山月,鬼打鐘聲登戍樓。三關父老且揮涕,當代應多衛霍儔。今人白首待勛業,古人壯志圖封侯。都護時能練士卒,還念嚴冬窮到骨。窮愁有骨可聊生,猶勝無功此身沒。胡騎又從西北來,停鞭幾為蒼生哀。
先生懷魏闕,未肯臥林丘。分別才旬日,相思又莫秋。碧云連遠道,綠芷歇芳洲。還念歸來否,忘機有白鷗。
遷客倚樓家萬里,五陵飛鞚酒千金。草堂澹與春山對,幽鳥一聲春巳深。
場屋聲名識子初,氣吞楊孔況其馀。十年流落猶州縣,千里往來祇簡書。臥雨餐風從鞅掌,昂霄聳壑正權輿。割雞久屈屠牛手,洗眼天涯看詔除。
臥念相從樂,杜門岑寂中。曙窗報晴色,寒葉語秋風。別去詩難穩,愁來酒易空。相看才數驛,好為寄書筒。
為愛青山在,朝朝出水灣。與人爭席坐,忘我白衣還。情比秋容澹,杯無好事閑。怪來三徑里,二仲亦難攀。
洞靈尊上德,虞石會明真。要妙思玄牝,虛無養谷神。丹丘乘翠鳳,玄圃御斑麟。移梨付苑吏,種杏乞山人。自此逢何世,從今復幾春。海無三尺水,山成數寸塵。
氣結旌旗慘不舒,將軍遺恨此荒墟。三分割據功誰并,百戰河山績已虛。義報曹公辭魏得,心輕陸豎計吳疏。至今剟劍留危石,勁雨凌風立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