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二十四首 三
愍俗從遷謝,尋仙去淪沒。
三元有真人,與我生道骨。
凌晨吸丹景,入夜飲黃月。
百關彌調暢,方寸益清越。
棲神合虛無,洞覽周恍惚。
不覺隨玉皇,焚香詣金闕。
愍俗從遷謝,尋仙去淪沒。
三元有真人,與我生道骨。
凌晨吸丹景,入夜飲黃月。
百關彌調暢,方寸益清越。
棲神合虛無,洞覽周恍惚。
不覺隨玉皇,焚香詣金闕。
憐憫世俗變遷人事代謝,便去尋仙而遠離塵世。三元之境有得道真人,賦予我修道的資質。清晨吸納朝陽的精華,夜晚飲下月光的清輝。全身的關節(jié)更加通暢,內心愈發(fā)純凈明澈。讓精神棲息與虛無融合,洞察一切于恍惚之中。不知不覺跟隨玉皇大帝,焚香朝拜那金色的宮闕。
愍:憐憫。遷謝:變遷、代謝。
三元:道教所指的上元、中元、下元,這里指神仙居住的境界。真人:道家稱存養(yǎng)本性的得道之人。
丹景:朝陽。黃月:指月光。
百關:全身的關節(jié)。方寸:指內心。
棲神:使精神安歇。虛無:道家所指的道的本體。洞覽:洞察。恍惚:形容隱約、不確定的狀態(tài)。
玉皇:道教中地位最高的神。金闕:指天帝居住的宮殿。
唐代道教盛行,文人多受其影響。曹唐創(chuàng)作此詩,可能是受當時社會風氣影響,對道教修仙思想感興趣,通過詩歌表達自己對超脫世俗、追求長生和精神自由的向往。
此詩主旨是表達對修仙和神仙境界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充滿奇幻想象,描繪出神秘的修仙場景。在文學史上,這類游仙詩豐富了唐代詩歌的題材和表現(xiàn)內容。
門掩東風人去后,愁損燕鶯心。一朵梅花淡有春。粉黛不忺勻。我亦青樓成卷客,風月強追尋。莫把恩情做弄成。容易學行云。
西風庭院雨垂垂。黃花秋閏遲。已涼天氣未寒時。才褪單衣。睡起枕痕猶在,鬢松釵壓云低。玉奩重拂淡胭脂。情入雙眉。
日腳斜明,秋色半陰,人意凄楚。飛云特地凝愁,做弄晚來微雨。誰家別院,舞困幾葉霜紅,西風送客聞砧杵。鞭馬出都門,正潮平洲渚。無語。匆匆短棹,滿載離愁,片帆高舉。京洛紅塵,因念幾年羈旅。淺頻輕笑,舊時上二字從陽春白雪補風月逢迎,別來誰畫雙眉嫵。回首一銷凝,望歸鴻容與。
愁邊雨細。漠漠天如醉。搖飏游絲晚風外。釀輕寒、和暝色,花柳難勝,春自老,誰管啼紅斂翠。關情潛入夜,斜濕簾櫳,幾處挑燈耿無寐。念陽臺、當日事,好伴云來,因個甚、不入襄王夢里。便添起、寒潮卷長江,又恐是離人,斷腸清淚。
池塘綠遍,王孫芳草,依依斜日。游絲卷晴晝,系東風無力。蝶趁幽香峰釀密。秋千外、臥紅堆碧。心情費消遣,更梨花寒食。
雁空遼邈。襯魚鱗浪淺,護霜云薄。念故人、千里音塵,正山月朦朧,水村依約。見說瑤姬,擁十二、碧峰如削。倚孤芳澹佇,冷笑歲華,可堪寂寞。情多為誰瘦弱。愛吹薌弄粉,斜搴珠箔。自然林壑精神,想回首東風,萬花羞落。夢繞南樓,對皓月、忍思量著。但銷凝、夜闌酒醒,數(shù)聲畫角。
少年多行樂,方豪健、何處不嬉游。記情逐艷波,暖香斜徑,醉搖鞭影,撲絮青樓。難忘是,笑歌偏婉娩,鄉(xiāng)號得溫柔。嬌雨娛云,旋寬衣帶,剩風殘月,都在眉頭。一成憔悴損,人驚怪,空自引鏡堪羞。誰念短封難托,征雁虛浮。念夜寒燈火,懶尋前夢,滿窗風雨,供斷閑愁。情到不堪言處,卻悔風流。
齊天湛碧。正新涼風露,冰壺清徹。河漢無聲光練練,涌出銀蟾孤絕。巖桂香飄,井梧影轉,冷浸官袍潔。西廂往事,一簾輕夢凄切。腸斷楚峽云歸,尊前無緒,知有愁如發(fā)。此夕常娥應也恨,冷落瓊樓金闕。禁漏迢迢,邊鴻杳杳,幽意憑誰決。闌干星斗,落梅三弄初闋。
自著荷衣學灌畦,厭聞車馬到幽棲。 始知天地真芻狗,安得形容似木雞。 臥愛柳風鳴枕畔,坐看梅雨過村西。 鄰翁若叩閑居樂,只問詩奚與酒奚。
嵩渚先生麋鹿姿,早春樂事許誰知。 晴游杏塢詩成捷,夜醉榆村酒散遲。 身世一鋤聊半飽,江湖雙鬢未全絲。 逢人不解藏蹤跡,笑贈山中五色芝。
為米徒勞束帶難,當時彭澤便休官。 高情曾賦歸來句,盡入名園扁署看。
老鶴無聲近石闌,湘簾高卷夜堂寒。 貂聯(lián)官列風生坐,佩引仙流月滿壇。 見說千金求駿馬,空憐一腐笑鹓鸞。 移燈催草升平策,萬里天門欲獻難。
別夢依稀過謝橋,心中風雨暗瀟瀟。自從拾得楊花片,不見章臺見柳條。
漆沮河邊兩岸沙,繞堤十里盡桃花。 春風縱使隨流水,落日猶堪斗彩霞。
文皇宗社萬年長,形勝幽燕天下強。 西伐東征俱已了,好揮千羽坐明堂。